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临沂新闻 » 正文

去年临沂GDP4717.8亿元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发布日期:2019-02-15  浏览次数:136
 2018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日前发布。2018年全市实现GDP47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增幅全省第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028.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319.4亿元、增长7.8%。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协调性显著增强,经济运行特点呈现“稳、优、新、高、好”。

经济增势稳定。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别增长5.7%、7.1%、7.5%和7.3%,总体延续了稳中有进的上升波线。GDP增幅高于全国0.7个、全省0.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菏泽增长7.9%,济南、青岛增长7.4%)。

经济结构趋优。三次产业结构为7.8:43:49.2,服务业主引擎作用巩固,占比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迸发活力,产值增长12.9%、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9%,农副食品、机械、木业3个产业产值过千亿元,机械、医药、冶金、建材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胶合板、平板玻璃、陶质砖等低端供给明显减少。

发展动能向新。新产业加速成长,“四新一高”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2.5%和18%,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1.6%、53.2%和20%。新业态蓬勃兴起,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22.7%,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达到73.4亿元,推进30个田园综合体建设,示范带动农村“新六产”发展。发展后劲不断累积,全年引建招商引资项目1021个,到位市外资金852.6亿元,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9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1100人。市场主体持续扩容,新登记市场主体14.9万户、增长29%,平均每天新登记409户。

质量效益提高。财政税收质量较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务部门收入占GDP比重分别达到6.6%和10.7%。骨干企业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8%。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分别消费支出1.7万元和8698元,增长8.6%和8.4%。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空气质量同比改善7.9%,1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民生保障更好。民生投入好,各级财政民生支出51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其中,教育、社保就业、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9.3%、11.3%、12.3%、18.8%和22.8%。就业形势好,新增城镇就业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社会保障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4.6万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数据看新动能】

引建招商引资项目1021个

全市工业投资增长7.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8%,民间投资增长9.5%。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97.2亿元、下降1.4%。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5.6亿元、增长31.4%;新开工面积155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面积1357.6万平方米、增长17.1%;商品房销售额788.8亿元、增长42.7%。

2018年度,全市共引建招商引资项目1021个,到位市外资金852.6亿元。

网络零售额增长22.7%

临沂商城交易活跃。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5056.3亿元,同比增长11.1%;物流总额7461.41亿元,同比增长11.2%;网络交易额2288.01亿元,同比增长27.6%;举办展会及会议论坛184场次,展出面积194.61万平方米,实现展会成交额154.3亿元;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73.4亿元。临沂商城发展景气总指数收于1133.07点、同比上涨6.75点,商城价格总指数收于100.86点、同比上涨2.12点。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80.7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539.2亿元、增长7.3%;备案外资项目56个、增长55.56%,合同利用外资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元、增长25.37%;对外投资2.34亿元。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68.5亿元、增长22.7%。成功举办资本交易大会、临沂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临沂书圣文化节、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209个,展出总面积202.6万平方米。

新增市场主体14.9万户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2.2亿元、增长8.5%。从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274亿元、增长8.6%,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021.8亿元、增长8.3%;住宿业完成零售额17.1亿元、增长9.1%,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9.3亿元、增长9.5%。从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36.2亿元、增长8.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6亿元、增长8.7%。从类别看,限额以上企业27大类商品类值中有23类商品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5.2%,其中,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和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2%、13.5%、10.4%、9.5%和3.6%。

年末市场主体67.7万户,注册资本(金)10780.3亿元,分别增长19.8%和23.7%;其中新增市场主体14.9万户、注册资本(金)2129.2亿元,分别增长29%和15.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余元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5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27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8元、增长8.1%。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21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9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98元、增长8.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6万人、创业培训1.1万人。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79.9亿元。城镇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4.2万人、113.6万人、64.8万人、102.8万人、6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0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4.6万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0个考核我市的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36个市控考核断面达标率为88.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指标全部达标。

联合实施科研项目460项

全市累计联合实施科研项目460项;全市共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孵化面积180万平方米;与市外高等院校、科研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99家。全年共申请发明专利2234件、增长17.83%,授权538件、下降5.45%;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

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新增山东名牌43个,其中山东名牌2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1个;新增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2个。新增1个国家级、19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通过中期评估,13个省级试点项目通过考核验收。

体育产业总产值全省前8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共派出347人次参加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共获得金牌20枚、银牌6枚、铜牌15枚,金牌数创历届新高;举办临沂国际马拉松、世界皮划艇冠军挑战赛等国际级赛事2项、国家级9项、省级15项,“美丽乡村”迷你马拉松、“红色之旅 沂蒙骑行”等市、县级赛事活动513项,参与市民达百万人次;完成市体育中心概念性设计和立项,优化提升了滨河百里健身长廊,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13个;县乡村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完成国民体质监测5000余人,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153人。体育产业总产值保持全省前8位,新增省级产业基地2个、引导资金项目5个。体育彩票销售达31.55亿元,保持全省第3位。

沂蒙晚报记者 王泓钧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