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升级及其触发的西方对俄罗斯制裁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累及汽车制造业。
德新社2日报道,乌克兰冲突引发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影响到庞大的汽车产业,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因此宣布暂时停工。
宝马集团一名发言人透露,因供应延迟,宝马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工厂生产都将受到影响,何时停工以及停工多久还有待评估。据悉,宝马所用汽车线束采购自乌克兰西部。
德国大众集团一名发言人说,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公司位于德国莱比锡的工厂2日下午开始停工,预期至少持续到下周末,大约2500名员工进入待岗状态。
此前一天,大众集团宣布,因供应链受到影响,大众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一处主要生产基地将不得不停工。此外,大众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工厂生产已经遇到线缆短缺的困难。
除了德国车企,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宣布可能部分暂停在俄的汽车生产和销售。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宣布,4日起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工厂暂时停工。丰田给出的理由是零部件供应问题。此外还将停止对俄罗斯的整车出口,车辆销量也在库存清空后停止。
本田公司(Honda)已停止向俄罗斯出口轿车和两轮摩托车。认为日美欧的经济制裁有可能导致金融混乱,对物流的影响也令人担忧。轿车因销售低迷,之前就计划2022年内结束出口。
马自达(Mazda)也表示将停止对俄罗斯工厂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马自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拥有与当地厂商的合资工厂,出口汽车零部件、在工厂组装汽车,2021年出口了约3万辆的汽车零部件。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也宣布,可能部分暂停在俄的汽车生产和销售。路透社援引花旗银行的数据报道,雷诺是与俄罗斯业务接触最多的西方汽车制造商之一,其核心利润的8%来自俄罗斯。
另外,俄乌氖气产量占全球70% “芯片荒”担忧加剧 。
穆迪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氖气是芯片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全球半导体产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已经忧心于持续一段时间的“芯片荒”,如今还要担心俄乌局势导致氖供应短缺的危险。
多种重要金属的生产也受到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钛产量合计占全球13%、钯产量占全球30%,俄罗斯还是世界主要的镍产地之一。这些原材料均为汽车工业所需。美联社报道称,眼下供应链“不可能”赶上全球生产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