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小微企业集聚入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正在无声无息中重塑新的工业制造定义。
在这场数字化的赛跑中,临沂正奋力向前。去年以来,临沂市以“数字化”转型为发展方向,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引擎。
日前,临沂市大数据局发布了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领域40个应用场景推广项目,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转变。无人车间、黑灯工厂、数字园区……临沂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主动拥抱数字化蓝海,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后,又带来怎样颠覆的景象?
加速“蝶变” 转型迸发新活力
今天,传统产业正在向你展示进入数字化时代非同寻常的一面。
郯城,中汇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车间。长500米、高14米的3万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一台台机械犹如正待检阅的队伍整齐排列。
“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流体系统、电控系统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对于原来,生产工艺属于国内首创,生产效率提高了600%,企业用工人数减少了100人,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该企业总经理蔡中玉介绍,中汇华鑫全力打造两化融合新型工厂示范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们的新型发展格局。”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不会想到这是高压钢管的制造车间。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对现有工艺、生产线进行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了传统产业加速“蝶变”。
而在山东临工,科技展示中心大厅屏幕前,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操作。100公里外,空旷无人的矿区沟壑纵横,一台无人驾驶挖掘机灵活自如地前进、后退、旋转,挖料、装车、倾料……通过5G网络,临工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生产现场车载终端相连,实时操控位于矿区的智能挖掘机,同步回传真实作业场景及全景视频实况。
“工程机械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未来智能化生产、无人工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山东临工技术中心智能研究所所长张建说,远程智能遥控挖掘机只是山东临工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传统工程机械行业新动能的一个个例。
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近年来,临工集团更大的动作是综合应用5G、物联网等技术,从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提升入手,通过产品、设备的联网,搭建了工业机械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工程机械链主企业,临工集团实现了对上游供应商的物料配送拉动、关键部件生产过程管控,下一步将把供应商纳入平台化运营,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计划,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营效率。”临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带来发展新动能,传统产业正日益展现出发展的韧性和活力。目前,我市不仅积极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还依托相关企业搭建了工程机械、木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并将扶持更多的“链主”企业建设行业级平台。
数字赋能 管理升级提效能
走进临沂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就可以看到公司负责人段瑞华奔走在产业转型升级一线。“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改造,也进行了管理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改造,让公司整体迈入‘数字化’时代。”段瑞华介绍。
作为制造高档装饰纸、家具纸的“专精特新”企业,华特装饰已开发装饰纸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款式,在业内极具知名度。“我们的产品别家无法模仿。”指着最新的印刷机,段瑞华告诉记者,他们开发的每个产品,在温度、湿度、分辨率等方面都有精确的标准。
这一次,他们的数字化转型重心放在企业的管理突破上。为此,公司还专门聘请北京某公司做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让企业的制造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完满结合。“工人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作时间缩短2小时,月工资提高1000多元,此外公司库存减少1000多吨,服务客户更到位了……”段瑞华说,数字化管理,使得公司真正实现了高效、快捷运转。
向管理要效益,已是当前企业最现实、最迫切的动力,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产业变革的主旋律。
在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西门处,一辆辆来送料、拉货的罐装运输车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进出大门井然有序。“我们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底层的DCS生产控制系统、中间层的生产管理系统(MES)到顶层的经营管理系统(ERP)全线贯通,构建了智能生产运营平台,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全部核心环节。”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金常介绍。
正是实现了系统管理的数字化升级,该公司在各环节的相关数据都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恒通化工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0%-95%,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至98%-100%,能源消耗降低了5%-15%,其中采购资金每年可节省支出600万元;交货及时率从80%提高至89%,产成品库存周转率从11.3次/年提高至12.5次/年,办公管理成本每年可节省资金300万元左右。今年1-6月份,恒通化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8亿元、税收1.9亿元。
当前,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已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市加快“数字临沂”建设,不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生产、管理、运营全链条数字化提升,全面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企业上云。
加快技改 “两化”融合促发展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应该成为传统产业的一项长期战略行动。
据统计,2020年临沂的传统产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值,都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八成左右。这也意味着,临沂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怎么做?我市正加大技改支持力度,特别是把数字化改造作为重点,探索通过项目贷款贴息、设立技改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数字化水平。其中,技改项目是关键。
“我县从探索‘企业+工业互联网’‘ 企业+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改造新路径入手,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加快了工业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郯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平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入库纳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40个,完成投资额10.67亿元,增幅132.7%,居全市第1位。目前,全县梳理技改项目74个,并邀请专家针对企业各自特色“私人订制”数字化转型方案,科学研判企业发展状况及堵点、痛点,指导企业规划数字化发展路径。
在位于沂南县的临沂春雨鞋业有限公司,可以清晰看到数字化技改项目“左右”对照。这个年产160万双高档劳保鞋的工厂车间里,左边还是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工作,右边技改后的生产线上机器已经成为“主力”。“制鞋,包括下料、画线、裁剪、剪断……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序,一直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公司董事长林永刚介绍,通过一次次的技改项目,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在逐步加快。
记者看到,作为一家传统制鞋企业,春雨鞋业的高档劳保鞋不仅在质量上保持极高水准,款式、设计也都是紧跟国际潮流,既时尚又亮眼。“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也要培养适应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工人,这样企业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保持发展速度。”林永刚说。
临沂的传统产业,规模大、体系全、企业多,实现转型升级必将释放出巨大乘数效应。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平台,激活发展新动能,积蓄竞争新优势,临沂传统产业升级将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来源: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