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近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表达了在现今复杂严峻的全球贸易环境下,中国将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化的决心。
顾清扬说,海南自贸港力求实现最高水平开放,显示出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的政策不会动摇,中国会通过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继续参与世界经济发展。
顾清扬认为,方案中“一线”放开的运行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用好国际市场的优质资源,参与全球经济循环。“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可以使中国其他地区根据发展需要和风险控制,适度引进国际资源和国际经验。
他提出,国际区域循环是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方面,方案中明确提出海南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海南自贸港可借助西部陆海通道、东盟-中国(10+1)和“一带一路”等平台参与国际区域的经济循环。
他认为,海南自贸港有条件广泛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经验,创造高度国际化的环境,探索新机制,打造符合国际高水准的法治和营商环境。这些创新的实践经验,不仅有利于海南自身发展,未来也可推广到中国其他地区。
顾清扬说,海南自贸港建设有利于中国企业在一个环境相对可控的情况下,熟悉国际规则、学习全球最佳商业经验,为最终全方位参与全球循环做好热身。
顾清扬建议,海南自贸港建设既要融入到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之中,也要通过自己国际化的优势,为建立国内的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发挥独特作用。
首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的重心之一是旅游业和高端服务业。海南在未来发展中,如果旅游业和服务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则有利于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均衡发展。
其次,海南还可以利用其开放的经济优势,将全球高端人才和生产要素引进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将对中国产业链中的高端链条发挥补充作用。
另外,海南与邻近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西部的发展也应融为一体,在一盘棋的规划发展中,相互补充,良性竞争,从而达到各种资源有效循环。
顾清扬表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须用好中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的互动过程中发挥桥梁和杠杆作用。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1.46万亿元,增长1.4%;进口1.01万亿元,下降12.7%;贸易顺差4427.5亿元,增加60.6%。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降幅和前4个月持平。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小幅提升。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91万亿元,下降4.7%,占我外贸总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出口下降。前5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1.7万亿元,增长4.2%,占我外贸总值的14.7%。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5.11万亿元,增长1.8%,占我外贸总值的44.3%,比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立一年来,各方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合作规模稳步扩大。该合作机制通过提供税收确定性、解决税收争议等方面的合作,为跨境投资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提供税收支持。
“疫情终会过去,合作地久天长。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恢复,中国税务部门愿意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并为有需要的国家(地区)税务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战胜疫情带来的挑战。”在6月2日晚以视频形式举行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会议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主席、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这样说道。
经济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是非营利性的官方合作机制,于2019年5月份在第一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召开期间建立,由理事会、秘书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构成。
该机制建立一年来,各方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合作规模稳步扩大,合作机制理事会先后增加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税务部门为理事会成员,增加德国、厄瓜多尔、缅甸、西班牙、列支敦士登税务部门及国际商会(ICC)为观察员。
目前,“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已增加至36个,观察员增加至28个。“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成立至今共举办13期培训,来自62个国家(地区)的340名财税官员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这一机制聚焦税收征管领域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充分尊重各国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税制设计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提供税收确定性、解决税收争议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为跨境投资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进而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提供税收支持。
此次会议共有36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参加,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塞拉利昂、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税务部门负责人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等财税专家,围绕抗疫情促发展和国际税收议题充分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病毒没有国界,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球疫情发生以来,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观察员等各方合作抗疫、共同努力,使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实效。”王军表示。比如,疫情期间,合作机制搭建“以税抗疫”专项交流研讨平台,及时、全面分享应对疫情的税收政策措施和征管服务举措。各方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疫情对各经济体影响以及应对政策的效应分析,寻求抗疫情、促发展的税收良策。
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表现出色,如何以税收助力抗击疫情也是大家关心的一大焦点。王军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税务部门在“抗疫情促发展”中的做法和经验。
据了解,接下来这一合作机制会以《“一带一路”税收》(英文版)创刊号出版和“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官方网站(www.britacom.org)正式上线为契机,深化线上交流合作,研究推出更多合作项目,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和平台。同时还将围绕第二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税收信息化主题,巩固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成果,更加重视和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各成员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能力。
“合作机制将更加注重总结各经济体支持抗疫情促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参考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推动信息共享、经验互鉴,促进税收在支持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王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