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案例——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工作纪实
蒙山叠翠,沂河流长。
当红色沂蒙的战火硝烟在历史长河中散去,“沂蒙母亲”王换于抚养86名革命后代的战时托儿所等暖心故事依然铭记在人们心中。今天一个传承沂蒙精神、播撒人间大爱的新时代传奇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奏响新的华章。
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以下简称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就是这个人间大爱奇迹的创造者。2018年4月19日,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成立,并同步启动万名志愿者与孤贫儿童“手拉手圆梦行动”。与其它爱心团体不同,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从单纯物质帮扶转向精神帮扶,将重心放在“心理辅导”,以心灵关怀和精神爱护为重点,以一对一陪伴的方式,与孤贫儿童一同相伴前行,直至他们成人成才。
仅一年多时间,该团已吸纳志愿者6000余名,对接帮扶临沂孤贫儿童达4000余名。这种“扶贫”“扶心”“扶志”“扶智”齐头并进的孤贫儿童长效帮扶志愿服务模式,成就了临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红色典范。
这是一个大爱无私而又充满智慧的决定:以完备全面的规章制度、严密有序的组织架构、科学合理的实施模式,将孤贫儿童的社会性救助帮扶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当初我们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加入,本来是想先试点一下,然后再推广,没想到徐团号召力这么大。”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副团长李培刚回想起服务团筹备成立的情景,直言“不可思议”。
李培刚口中的徐团,就是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发起人徐军。这位从事慈善近20余年的爱心企业家,曾经也是贫苦的沂蒙农家子弟。生于斯,长于斯,感恩于斯。从小到大,他听的最多的便是沂蒙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色故事,肯吃苦、能受累的品性也成就了他的事业。他从摆地摊开始,2001年回到临沂创业,干起了礼品批发生意。依托临沂商城的商贸物流优势,实现了从几节柜台开张到今天拥有7家下属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与公司发展同步,徐军的社会公益脚步也未停歇。
时间回转,徐军的爱心活动也是从一个孤贫儿童开始的。2003年冬天,一个偶然机会,徐军跟朋友一起去看望困难家庭。简陋寒冷的房子里,一个手脸都长着冻疮的8岁小男孩趴在凳子上,认真写着作业。“他床上只有一条被子,下面就是凉席,连褥子都没有。”徐军心痛极了,决心尽其所能资助贫苦家庭,尤其是孩子。
说到做到。从那以后的十几年里,徐军每年将企业利润的三分之一捐出来,全部用于助学助贫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资助1500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资助1000多名困难大学生,资助450多名重大疾病患者,帮扶12000多户困难老人,捐助17000多辆轮椅、40000床棉被和20000件棉衣……这一串串数字彰显着徐军对社会公益的执着和坚定。16年来,他捐款捐物已近亿元。
“做公益活动,我一开始是捐钱,后来发现结果跟预想有偏差,所以又开始捐物。比如说原本捐款是想帮助残疾人买轮椅,可很多家庭拿了钱也不买,后来我就直接买轮椅捐出去。”徐军说。从捐钱到捐物,再到精准扶贫46个村,徐军的公益模式一直在改变。“要真正做好公益这件事,就得多思考、多琢磨。”
2017年,又一个孤贫儿童的生活让徐军的公益事业彻底转变了思路。在兰陵县磨山镇,徐军见到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男孩。因为失去父母,幼小的他在爷爷奶奶外出劳作时,只能被锁在家里。锁了3年后,6岁的男孩已经不能和外界交流了。“以往捐钱捐物只能解决物质难题,可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怎么保护?”徐军陷入沉思。
独木难成舟。徐军开始找周围的伙伴们商议,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他们展开了一系列对孤贫儿童的深入调查,实地调查了临沂市多个贫困村,走访了100余户孤贫儿童家庭,同监护人、村主任、老师、邻居进行沟通交流,同社会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召开60余场座谈会,做了大量调研论证。
结果让徐军和伙伴们心中五味杂陈:多数孤贫儿童存在自卑、自闭、缺乏安全感、失去信心和希望等诸多心理问题。大家给孤贫儿童捐款捐物,只能解决他们一时的生活问题,并没有对孩子的成长及其家庭生活转变起到决定性影响。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孤贫儿童?徐军将想法和临沂市关工委、临沂市慈善总会、临沂市民政局等部门领导进行了沟通,得到了给予大力支持的答复。
最终,徐军决定发起成立一支有组织、有章程、有目标、有纪律的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队伍,致力于长期有效地解决孤贫儿童的心理关怀和健康成长难题。这一想法得到了周围朋友的认可,大家一拍即合,觉得这条路可行。
“物质帮扶只能帮孩子解决一时一事的困难,心理辅导是从心里给孩子种下良知的种子、善的种子、感恩的种子,孩子会终生受益。”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秘书长苗圣伟介绍说。
纲举目张,制度先行。对孤贫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规模大且时间长,这类社会公益行动之前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作参考。为此,服务团从一个个环节向前推进,制定了从志愿者招募、孤贫儿童考察对接到申请,乃至服务团志愿者陪伴时间、次数、学习等包括各类细节在内的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志愿者信息保密协议书》《志愿者承诺书》《志愿者安全注意事项》《儿童信息保密协议》《志愿者帮扶孤贫儿童申请书》等十几份制度相继出台,然后在服务团成立后,又有《服务团骨干出勤考核制度》《志愿者摸排工作注意事项补充》《服务团对外沟通交流统一用语》《新志愿者招募方法》《关于明确保护孩子隐私的通知》等规章陆续制定出来。
“先不用说别的,我们的志愿者招募进来以后,至少要签8份以上的协议书、承诺表。”苗圣伟拿着一项项制度介绍道。
在组织架构上,志愿者服务团成立了市、县(区)、镇(街道)三级服务组织,市团管辖县(区)团,县(区)团管辖镇(街道)团。服务团通过三级联动、层层负责、互帮互助的严密组织,实现了由爱心分散帮扶到集中帮扶的模式创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志愿帮扶力量薄弱、持续开展难等问题,保障了爱心帮扶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筹备,2018年4月19日,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成立。
“我们非常慎重,爱心必须慎重,对待孩子更要慎重。所以我们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做好预案、做好安排,尽一切可能不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把这个爱心事业长久有效地做下去。”徐军跟周围的团长们千叮万嘱。
这是一群无私奉献而又坚定执着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用爱心、耐心、恒心,用令人惊叹的毅力和细致入微的保护,为孤贫儿童撑起一把大伞,为他们遮风挡雨,陪他们健康成长。
“我志愿成为一名孤贫儿童志愿者,我将以铁一般的纪律和铁一般的担当要求自己,用生命唤醒生命,用心陪伴孤贫儿童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得到真心关爱,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心纯粹、无私欲的志愿者,在实现中国梦的长征路上成就生命的精彩。”这是孤贫儿童服务团志愿者的誓词,也是他们对孤贫儿童的庄严承诺。
要想真正做好孤贫儿童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建立一支高效而有爱心的志愿者团队,是这个服务团、这项公益事业能否成功运行的最关键要素。
前期一年的筹备时间,让服务团的志愿者招募工作非常顺利。正如李培刚所言,因为徐军一直从事公益事业,所言所行大家都看在眼里,当市团成立之后,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爱心人士加入。在经过充分的沟通论证后,各县(区)团的团长人选确定,然后由各县(区)团长组织起各县(区)的服务团成员,成立镇(街道)服务团,同时招募志愿者。
在临沂这片孕育沂蒙精神的红色热土上,爱心与奉献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继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成立后,沂蒙大地,爱心涌动。5月13日兰山区服务团成立,5月20日平邑县团、蒙阴县团成立……短短三个月时间,12区县、156个乡镇服务分团如雨后春笋,迅速组建,蓬勃发展。
“当了解到服务团的帮扶模式后,我立马就同意了。”王箴是服务团费县团团长,同时也是一位知名女企业家。2018年5月费县团成立后,根据服务团制定好的规章制度,王箴对招募来的志愿者进行严格的考察筛选。“我跟每个志愿者都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家庭、工作和性格、脾气等。志愿者招募要严格,选择合适的志愿者对接孤贫儿童更要严格。”费县团共有13个镇(街道)团、400多名志愿者,每一个志愿者都被王箴“面试”过。
服务团成立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摸排调查孤贫儿童。对于刚成立的费县团,这一重任落在王箴和秘书长王琳琳身上。王箴负责招募志愿者,王琳琳负责摸排孩子。于是,费县的大街小巷都有了王琳琳的身影。先期民政部门提供了108名费县孤贫儿童名单,王琳琳“单枪匹马”挨个进村入户进行调查。
当时正值酷暑炎夏的7月,开着小店的王琳琳放弃了自己的生意,早上5点出门寻访孤贫儿童,晚上10点回家整理材料。“我以前曾经多次参加过捐款捐物等爱心活动,但从来没真正接触过孤贫儿童这一群体。这次看到贫困家庭孩子们的真实情况,我特别震撼。他们绝大多数都跟着老弱病残的家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房屋里,有的甚至连家具被褥都没有,日常三餐都有问题。走访到第2家的时候,我就发誓一定要为孩子们做一些事,这就是我以后的人生目标。”王琳琳说。
在20天的时间里,王琳琳将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90多个村庄的首批108名孤贫儿童,全部家访一遍。最多的一天她走访过28个孩子,也曾经多次在烈日下中暑。所有孩子的家庭情况、身高体重、病史过敏史等等,王琳琳都了如指掌,甚至孩子们的鞋码她都记住了。后来,志愿者越来越多,对接完这群孩子后,终于放松下来的王琳琳发起了高烧,连粥都咽不下去,只能打点滴挂营养针缓解病痛。截至目前,费县团志愿者共对接了600多名孤贫儿童,王琳琳走访过其中400多名儿童的家。
费县团的工作只是全市服务团工作的一个缩影。无论哪个县区团,成立后的首个全员任务就是确定精准对接帮扶对象。根据临沂市关工委、慈善总会、民政局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服务团要对全市9000多个村庄的(0-14岁)孤儿、事实孤儿、单亲父母无劳动能力、父母残疾无经济来源贫困家庭儿童及特困儿童,逐个镇(街道)、逐个村庒进行全面排查,摸排符合帮扶条件的孤贫儿童,建立起临沂市孤贫儿童基本信息库。就这样,服务团1000余名志愿者骨干开始了这项繁琐、辛劳,却又重要的工作。
经过3个月的实地调查,志愿者走遍了临沂市几乎所有村落,力争不落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第一批全市排查3000余名孤贫儿童,第二批排查4500多名贫困儿童家庭,共计摸排出符合帮扶条件的孤贫儿童5000余名,建立起了临沂市孤贫儿童基本信息库。
与此同时,在众多志愿者报名者中经过筛选后,服务团组织起了一支60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确保志愿帮扶健康持久地开展,服务团制定《章程》制度,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培训活动,注重市县乡村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化标准化建设,为孤贫儿童输入更多“志气与智力”。 服务团成立了以88名优秀志愿者为代表的宣讲团,通过宣讲陪伴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与切身体会,不断传递正能量,鼓舞志愿者工作。此外,服务团还多次组织了学习培训会,教授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学习帮助志愿者素质能力提升。
“为确保孩子得到真正的心灵陪伴和真心关爱,志愿者服务团要求每个志愿者每年至少十次以上到孤儿家中陪伴,每次陪伴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要和监护人,就生活和思想进行沟通不少于1小时等,共制定了48条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郯城团志愿者刘艳丽介绍,即使成为志愿者,也要通过服务团一系列的考察,然后才能对接孤贫儿童。
刘艳丽与她帮扶儿童雨航的故事从盖一所房子开始。今年12岁的航航,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为家庭原因被村里人嘲讽、看不起,航航对周围人的态度就是仇视与抗拒。“他家里一贫如洗,连房子都漏雨。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还怎么谈学习、信心和梦想。”刘艳丽设身处地地感受着航航的心情。
她和同学拿出1万元,去找工人、买材料、盖房子。为了省钱,刘艳丽带着航航和奶奶一起,拆院墙、转移木柴、挖菜地,把院里的银杏树卖了,再用砖头把树坑填上。就这样,三间瓦房盖好,两边院墙垒起,再建一个小厨房、洗澡间,又把院子垫高,一个整齐温馨的家慢慢建起。在点点滴滴的付出中,刘艳丽和航航、奶奶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航航话多了,也会跟刘艳丽说笑了。谈起“你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他的眼里闪着光芒,说将来会做一名志愿者。“到最后超预算了,一算账花了3万元,但是我觉得很值。”刘艳丽说,航航秋天就会搬进新房了。
“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面对众多感谢的话语,服务团的志愿者翻来覆去只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付出。因为,在帮扶孤贫儿童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在成长着。
这是一场以播种希望、成就梦想为目标的工程:扶贫、扶心、扶志、扶智,从生活问题的解决到思想问题的引导,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帮扶的逐步提升,在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成就了未来的希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孤贫儿童成因各异,有些是父母双亡的纯孤儿,有些是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一方去世,另一方弃养等)的事实孤儿,更多的是基本生活有保障但缺失精神关爱的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得到关怀和陪伴,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
住在蒙阴县高都镇的若彤今年7岁,心里最大的愿望是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她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也改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小若彤逐渐长大,在其他小朋友那里知道了爸爸妈妈的含义。她每天上学前都催着奶奶,“你别呆家里呀,先去把我爸妈找回来。”当志愿者到她家摸排时,她问带着爱心标志的志愿者,“你们都是爱心天使,能把我爸妈带回来吗?”
志愿者伊西龙第一次见到小若彤时,她正和几个孩子一起玩耍,但伊西龙第一眼就认出了她。伊西龙和妻子吕田曾经夭折过一个女儿。命运让他们认识了若彤,也亲切地把她当成了亲女儿。从每周到村里看望、陪伴和玩耍,到节假日接若彤去家里住,他们之间越来越融洽。若彤会骄傲地拉着伊西龙和吕田的手,向同学和朋友们介绍:“这是我爸爸妈妈”,而伊西龙和妻子会在六一儿童节抱着若彤上台唱歌。“我们是一家人呀。”伊西龙的儿子这么说。以往有点偏执的小若彤成了活泼大方的孩子,爷爷高兴地“嚎啕大哭”。
如果说小若彤被爱填得满满的,那么10岁的雯雯更是焕然一新。她4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于是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对于将来,雯雯从未有过梦想,她只想着走出村子去外面打工挣钱。志愿者阚芬和丈夫对接帮扶了这个聪明的女孩。“我们每天都跟她视频,让她把当天写好的作业发过来;我们给她讲解习题、修改作业。”就这样,雯雯的功课一天比一天更出色,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以前没想过,现在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工程师。” 雯雯说。工程师,那是阚芬丈夫的职业。
阚芬16岁的儿子有点吃醋“新妹妹”的待遇,但是他也受到极大的震撼,“从来没想过有爸爸妈妈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我真的应该珍惜。”看着逐渐懂事的儿子,阚芬心里也满是喜悦。“我对雯雯说,咱们的缘分长着呢。我们会看着你上大学的,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团里有29名志愿者,目前已对接了16个孤贫儿童。” 高都镇服务团团长张立梅说,这一年来,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飞跃性的改变。“我每个孩子都见过多次,也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们的眼神,是躲闪的,防备的,迷茫的。可是现在呢,他们眼神里都有了光,也有了希望和憧憬。”
更多的孩子们有了梦想,开始走向未来。为了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大批项目在加紧建设中。2019年5月31日,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褚墩心灵家园开园了。
在心灵家园的图书阅览室里,叶念恩跟他的帮扶志愿者魏兴美一起阅读书籍。“我也能在这里学国学、书法、美术,跟同学们一样上辅导班。”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着各类课程,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家园还为他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饭菜。
“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孤贫儿童没人教导、无处可去,也没钱学习各类辅导课程,这对他们成长很不利。”罗庄区服务团副团长陈德功说,心灵家园这一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创新成果悄然而生。心灵家园给孩子们设了国学、书法、口才、体育、艺术、美术等课程,并由志愿者组成老师队伍,为他们辅导功课,并提供心灵陪伴。同时,心灵家园也为孤贫儿童的监护人提供了传统文化、育儿知识和亲子关系等课程,让监护人与孩子共同成长。
截至目前,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已建成5个心灵家园,全部由志愿者无偿提供场所,同时也有许多志愿者纷纷捐资捐物,让孩子有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相对于周末、节假日开放的心灵家园,费县益海助学中心走得更远。12岁的小青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一年。2018年8月30日,他从探沂镇来到益海助学中心,到费县城北立华小学上六年级。这所位于费城街道的助学中心,专门招收监护人无法监护的孤贫儿童,让他们吃住都在中心,平常到县城小学、中学上课。
“助学中心每年大部分的支出都用在了孩子们的教育上。”费县益海助学中心主任胡长芹介绍,中心有专门的图书室、电脑室,还有舞蹈房及自修室。此外,不仅有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的生活教师,还专门配备了辅导和管理学习的文化老师。他们辅导孩子们日常的功课,还教授孩子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操等课程,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我们中心现有孤贫儿童27名,目前招收人数还远远没有达到上限,下一步这个家会变得更大更好。”
在老师们的悉心照料下,助学中心的孩子们都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坚强起来。平日里,年龄大的孩子帮助小一些孩子们穿衣、洗碗,年龄小的孩子学着哥哥姐姐们主动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大家庭里,27个兄弟姐妹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生活开始变得快乐了。期中考试门门不及格的蔡青,期末考试每门功课都进步很多,数学更是考了高分。春节的时候,他高兴地上台给老师和兄弟姐妹们表演节目。
在走访探查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不符合对接条件的孤贫儿童也有很多。在蒙阴县连城镇,16岁的孙军(化名)早就不上学了,可是他也没别的地方去,家里也没人管他。“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得能帮就帮,不然在社会上小偷小摸混几年,一辈子可能就毁了。都到我技校去学技术吧,所有费用全免。”蒙阴县连城镇服务团团长陈晓玲,也是东方技校校长,已经接收了好几个大龄的孤贫少年。“学好一技之长,我们也能介绍工作,以后生活无忧。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上别的道路。”
兰山区方城街道的12岁的魏秦、9岁的魏佳姐弟俩,也被服务团志愿者分别送到河东沂蒙国防教育学校和沂水圣坤书院上学。他们的父亲早已经去世,母亲有严重精神疾病。在家里,姐弟俩平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基本上是无人监护。
“孩子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可能雨打风吹有点歪了,只要有人扶一把,以后就能长成大树。如果没人扶这一把,可能就倒了。”兰山团秘书长王宗庆这样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除去心中包袱的魏秦在学校里非常用功,上次期中考试在班里考了第三名,整个人都洋溢着青春向上的气息。
让孤贫儿童共享阳光雨露,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正是秉持着“不成材也要成人”的帮扶理念,临沂市扶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运行一年来,参与志愿者已近7000名,实际对接帮扶孤贫儿童4500多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新的希望就在这一个个孩子心中萌发。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扶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的做法,引起强烈反响。服务团获得临沂市改革开放40周年“2018三农人物”团体,其帮扶模式得到了省内外很多城市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今年以来,济南、青岛、泰安、淄博、日照、德州、江苏无锡、江苏徐州、湖北襄阳等省内外城市纷纷到临沂考察对接扶智孤贫儿童团志愿服务工作,并积极筹划准备成立服务团。目前,徐州已经正式成立徐州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
“我们临沂,就是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个有爱心的城市。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在全国的慈善高地。”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对服务团的帮扶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并提出了殷切期望。
红色沂蒙,大爱无疆。现在,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正在不断规范提高自身志愿服务水平,并以多种方式向全国各个城市传递这份大爱。“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建立这样一支关爱孤贫儿童的公益组织,那么天下无孤的理想就会实现。”这是全体志愿者的衷心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