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深化招商引资 助推动能转换——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局局长张洪永
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牵头协调部门,临沂市招商局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提升项目质量,以新一轮高质量、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局局长张洪永就深化招商引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接受记者采访。
“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深化招商引资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共识。”张洪永表示,市招商局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专业、专门招商的优势,紧紧围绕中心、聚焦主业,发扬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过硬作风,坚持自我加压、对标赶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主题鲜明地推进产业招商。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全面梳理分析动能转换的产业载体,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突出“8+8”产业培育计划,围绕现有产业基础、特色和优势,实行“一业一策”,查短板、补漏项,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招商的转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以新动能的招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全年到位市外产业资金800亿元以上。
定向精准地强化专业招商。首先“清楚自己要什么”。牢固树立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将招商引资与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紧密融合,按照“一城引领、两廊带动、三园聚集、全域协同”的发展格局,中心城区重点引进“四新四化”产业项目;县域经济明确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条招商,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招引田园综合体、农业“新六产”等项目。树立“技改是最大的招商”的理念,对接本土企业需求,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的招引,促进产业迈向新高端。其次,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大力推进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招商,加大招商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引导外地临沂商会、临沂外地商会和在临沂投资的外地客商等社会力量参与,聘请境内外经贸代表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知名专业人士为“招商顾问”,实行委托招商。
坚定不移地提升项目质量。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在项目谋划、项目筛选上始终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高门槛、高标准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产业中高端和中高端产业,招大商、引强企,聚焦央企、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企业,主动出击,精准对接洽谈,促进战略合作,力争全年招引500强企业项目30个、过10亿元大项目30个。
立足招商引资的独特优势,市招商局一手抓全市面上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服务、项目推进,一手抓自身招商突破,招商选资、招大引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市政府驻上海、广东两个联络处和3个业务科室专业招商的优势,将驻外招商和小分队精准招商贯穿全年,局班子成员带队一线招商。今年以来,由市招商局牵头招引的华大基因、华为大数据中心和华为云项目、东部生态城及中央商务区综合开发项目、远大装配式建筑、五得利面粉、中农联冷链物流等项目已经顺利落地;新签约项目11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77亿元。成立7支专业招商小分队,深入开展“大拜访、大对接、大招商”活动,目前已外出拜访对接企业72家,邀请、接待华夏幸福基业、国储能源化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比亚迪集团、万达集团、阳光城集团、红星美凯龙、环球嘉年华等71家重点企业来临沂投资考察。
为扎实做好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招引服务保障工作,市招商局确定了“一套班子、两个推介、三个服务、四个机制”的工作思路。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重点做好项目招引服务工作;坚持集中推介、全方位推介相结合,营造浓厚招商氛围;搞好项目策划、政策咨询、协调推进“三个服务”;建立“四个机制”,实行“五个一”县级领导项目包扶机制,探索实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实行联动协调机制,建立招引项目台账管理机制,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招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积极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抓产业招商取得明显成效。1-6月份,全市共引建招商引资项目576个,到位市外资金375.1亿元。其中,“8+8”产业到位市外资金254.3亿元,占总量的67.8%。全市今年新开工项目358个,到位资金221.2亿元,占总数的61.7%,与去年同期相比到位资金占比提高9.4%。成功举办北京新旧动能转换招商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52个,利用市外资金401.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5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81.2亿元。
临沂日报记者 李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