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概况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人口】3200万。其中马来人68.8%,华人23.2%,印度人7.0%,其他种族1.0%。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80万。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Sultan Muhammad V),2016年12月13日就任第15任最高元首。

  【重要节日】全国各地大小节日约有上百个,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有10个,即:国庆(又称独立日,8月31日)、元旦、开斋节、春节、哈芝节、屠妖节、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除少数节日日期固定外,其余节日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治】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长期执政,政局总体稳定。2003年10月31日,马哈蒂尔辞去党政职务,巴达维接任马来西亚第五位总理及国阵、巫统主席。2004和2008年,巴达维两次蝉联总理。2009年3月,巴达维辞去党政职务。4月,纳吉布接任国阵、巫统主席,并担任马第六位总理。2013年5月5日,马举行第13届全国大选。纳吉布领导的国阵赢得国会下议院222个议席中133个席位,以简单多数继续执政。国阵同时赢得12个州中的9个州议会选举。

  【宪法】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苏丹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05年1月,马议会再次通过修宪法案,决定将各州的供水事务管理权和文化遗产管理权移交中央政府。

  【统治者会议】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登嘉楼、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榔屿、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有苏丹的州)、首席部长(无苏丹的州)协助会议召开。

  【议会】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下议院共设议席222个,任期5年,可连任。2013年6月,新一届下议院中国阵占133席,反对党联盟人民联盟占89席。下议长丹·斯里·拿督·班迪卡·阿敏(Tan Sri Datuk Pandikar Amin bin Haji Mulia),2008年4月28日就任,2013年6月24日连任。上议院共70席,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可连任两届。现任上议长维纳斯瓦兰(S. Vigneswaran),2016年4月26日就任。

  【政府】2016年6月,纳吉布总理宣布改组内阁,新一届内阁名单如下:总理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穆罕默德·纳吉布·宾·敦·哈吉·阿卜杜尔·拉扎克 (Y.A.B. Dato' Sri Moh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艾哈迈德·扎希德·宾·哈米迪(Y.A.B. Dato' Seri Dr. Ahmad Zahid bin Hamidi),总理府部长拿督·斯里·贾米尔·基尔·宾·巴哈罗姆少将(Y.B. Mejar Jeneral Dato' Seri Jamil Khir bin Baharom)、丹·斯里·拿督·斯里·邦利马·约瑟夫·克虏伯(Y.B. Tan Sri Datuk Seri Panglima Joseph Kurup)、拿督·约瑟夫·恩图鲁·阿纳·博拉文(Y.B. Datuk Joseph Entulu Anak Belaun),拿督·斯里·沙希旦·宾·卡希姆(Y.B. Dato' Seri Shahidan bin Kassim)、拿督·刘胜权(Y.B. Senator Datuk Paul Low Seng Kwan)、拿督·斯里·哈贾·南茜·宾蒂·舒克里(Y.B. Dato' Sri Hajah Nancy binti Shukri)、拿督·斯里·邦利马·阿卜杜尔·拉赫曼·宾·哈吉·达哈兰(Y.B. Datuk Seri Panglima Abdul Rahman bin Haji Dahlan)、拿督·斯里·魏家祥(Y.B. Datuk Seri Ir.Dr.Wee Ka Siong)、拿督·斯里·阿扎丽娜·宾蒂·拿督·奥斯曼·赛义德(Y.B. Dato' Sri Azalina binti Dato' Othman Said),交通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Y.B. Dato' Sri Liow Tiong Lai),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拉马年(Y.B. Datuk Seri Dr. S. Subramaniam),种植工业与原产品部长拿督·斯里·马袖强(Y.B. Datuk Seri Mah Siew Keong)、旅游和文化部部长拿督·斯里·穆罕默德·纳兹里·宾·阿卜杜尔·阿齐兹(Y.B. Dato' Seri Mohamed Nazri bin Abdul Aziz),国防部长拿督·斯里·希沙慕丁·宾·敦·侯赛因(Y.B. Dato' Seri Hishammuddin bin Tun Hussein),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慕斯塔法·宾·穆罕默德(Y.B. Dato' Sri Mustapa bin Mohamed),能源、绿色科技及水务部部长拿督·斯里·邦利马·马克西姆斯·乔尼迪·翁基利(Y.B. Datuk Seri Panglima Dr. Maximus Johnity Ongkili),农业及农基产业部部长拿督·斯里·艾哈迈德·沙比利·宾·契克(Y.B. Dato' Sri Ahmad Shabery bin Cheek),乡村及地方发展部部长拿督·斯里·伊斯迈尔·萨布里·宾·雅库布(Y.B. Dato' Sri Ismail Sabri bin Yaakob),第二财政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宾·阿卜杜尔·甘尼(Y.B. Datuk Seri Johari bin Abdul Ghani),外交部长拿督·斯里·阿尼法·宾·哈吉·阿曼(Y.B. Dato' Sri Anifah bin Haji Aman),科技与创新部部长拿督·斯里·邦利马·威尔弗莱德·玛迪乌斯·当奥(Y.B. Datuk Seri Panglima Wilfred Madius Tangau),妇女、家庭及社区发展部部长拿督·斯里·哈贾·罗哈妮·宾蒂·哈吉·阿卜杜尔·卡利姆(Y.B. Dato' Sri Hajah Rohani binti Haji Abdul Karim),工程部长拿督·斯里·哈吉·法迪拉·宾·尤素夫(Y.B. Dato' Sri Haji Fadillah bin Yusof),人力资源部部长拿督·斯里·里查德·里欧特·阿纳·贾伊姆(Y.B. Dato' Sri Richard Riot Anak Jaem),联邦直辖区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阿德南·宾·东姑·曼苏尔(Y.B. Datuk Seri Tengku Adnan bin Tengku Mansor),高等教育部部长拿督·斯里·哈吉·伊德里斯·宾·尤索赫(Y.B. Dato' Seri Haji Idris bin Jusoh),青年和体育部部长凯里·贾玛鲁丁·宾·阿布·巴卡尔(Y.B. Encik Khairy Jamaluddin bin Abu Bakar),城市福利、住房及地方政府部部长丹·斯里·哈吉·诺·奥马尔(Y.B. Tan Sri Haji Noh bin Omar),国内贸易、合作及消费事务部部长拿督·斯里·哈姆扎·宾·扎伊努丁(Y.B. Dato' Seri Hamzah bin Zainudin),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拿督·斯里·哈吉·旺·朱乃迪·宾·端姑·贾法尔(Y.B. Dato' Sri Dr.Haji Wan Junaidi bin Tuanku Jaafar),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玛德兹尔·宾·卡立(Y.B. Dato' Seri Mahdzir bin Khalid),通讯及多媒体部部长拿督·斯里·穆罕默德·沙烈·宾·敦·赛义德·克鲁阿(Y.B. Senator Datuk Seri Panglima Dr. Mohd. Salleh bin Tun Said Keruak),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黄家泉(Y.B. Dato' Seri Ong Ka Chuan)。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13个州是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首都吉隆坡、布特拉加亚和纳闽3个联邦直辖区。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于1985年1月1日成立。1994年6月改名为联邦法院。设有马来亚高级法院(负责西马)和婆罗州高级法院(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和伊斯兰教法庭。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丹·斯里·阿里芬·宾·扎卡利亚 (Tan Sri Arifin bin Zakaria),2011年9月12日就任。总检察长穆罕默德·阿班迪·阿里(Mohamed Apandi Ali),2015年7月28日就任。

  【政党】注册政党有40多个。巫统、马华公会和印度人国大党等政党组成国民阵线联合执政。2015年9月,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和国家诚信党组建“希望联盟”,取代已分裂的反对党联盟人民联盟。

  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Barisan Nasional):执政党联盟。1974年4月在马来亚联盟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成员党相对独立。大选时各党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候选人议席内部协商分配。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公正的社会。成员党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又称“巫统”)(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人民运动党(又称民政党,The People’s Movement Party)、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 (The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of Malaysia)、沙捞越土著保守统一党 (Parti Pesaka Bumiputra Bersatu Sarawak)、沙捞越人民联合党 (The 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沙捞越国民党(The Sarawak National Party)、沙捞越达雅克族党(Parti Bangsa Dayak Sarawak)、沙巴自由民主党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Sabah)、沙巴人民团结党 (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沙巴民主党(Parti Demokratik Sabah)、沙巴团结党 (Parti Bersatu Sabah)。国民阵线主席通常由巫统主席兼任,现任主席为纳吉布。

  主要执政党:

  (1)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UMNO):马来人政党。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88年2月马哈蒂尔在原巫统基础上重组“新巫统” (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现有党员350万。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代表国阵出任政府正、副总理。现任主席纳吉布,署理主席扎希德。

  (2)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最大的华人政党。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党员110万。现任总会长廖中莱。

  (3)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简称“国大党”,MIC):1946年8月2日成立。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族政党,旨在争取和维护两族利益。党员55万人。现任主席苏巴拉马年。

  主要反对党:

  (1)人民公正党 (People's Justice Party/Parti Keadilan Rakyat):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册的伊斯兰教社会联盟。旨在联合各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抗衡政府,争取公正。2003年7月,国民公正党决定与反对党人民党合并为人民公正党。现任主席为前副总理安瓦尔夫人旺·阿兹莎(Wan Azizah),署理主席为穆罕默德·阿兹敏·宾·阿里(Mohamad Aamin bin Ali)。

  (2)民主行动党(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1966年3月19日成立,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马来半岛的分部。在本届国会中共有38个国会议席,系本届国会中占据最多议席的反对党。现任代主席陈国伟。

  (3)国家诚信党(Parti Amanah Negara):由伊斯兰教党开明派组成,于2015年9月16日宣布成立。现任主席穆罕默德·沙布(Mohamad Sabu)。

  (4)土著团结党(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简称Bersatu)系以土著和马来人为主的政党。2016年9月9日成立。现任主席为前副总理穆希丁(Muhyiddin Yassin),名誉主席为前总理马哈蒂尔(Mahathir bin Mohamad)。

  此外,伊斯兰教党(Parti Islam Malaysia,简称PAS)系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主要势力在北马。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年至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1959至1978年和1990年至今在吉兰丹州执政,1992年8月决定在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1959年至1962年和1999年至2004年在登嘉楼州两次执政。2008年至2013年在吉打州短暂执政。党员约100万。现任主席哈迪·阿旺(Hadi Awang)。伊斯兰教党系原反对党联盟民联重要成员。未加入2015年9月新成立的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

  【重要人物】穆罕默德五世:最高元首。1969年10月6日生于吉兰丹州。1991年获英国圣·克洛斯学院和牛津中心伊斯兰研究学位。2010年9月13日就任吉兰丹州第29任苏丹,更名为穆罕默德五世。2011年12月就任副最高元首。离异无子女。

  拿督·斯里·穆罕默德·纳吉布:总理兼财政部长。马第二任总理拉扎克的长子。1953年7月24日生于彭亨州。获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士学位。1976年当选国会下议员,1978年任能源、电讯和邮电部副部长,是马历史上最年轻的下议员和副部长。此后历任彭亨州州务大臣、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国防部长、教育部长等职。2004年至2009年担任副总理。2009年4月就任马第六位总理,2013年5月连任。巫统资深领袖,现任巫统主席。已婚,育有5名子女。

  扎希德: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953年1月4日生于霹雳州。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曾担任纳吉布总理(时任青年与体育部长、国防部长)政治秘书。历任旅游部副部长、新闻部副部长、总理府部长、国防部长、内政部长等职。2015年7月出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现任巫统署理主席。已婚,育有1名女儿。

  【经济】上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政府采取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逐步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马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林吉特和600亿林吉特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就任后,采取了多项刺激马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马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5年马公布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关注改善民生。2016年马提出2050国家转型计划(TN50),为马来西亚2020—2050年发展规划前景。

  2017年,马来西亚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13525亿马币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27美元(2016年)

  进出口总额:17700亿马币

  外汇储备:950亿美元(2016年)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马来西亚石油储量丰富,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工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16年,马制造业领域GDP为2547亿林吉特。

  【矿业】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根据2017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马原油储量为36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2000亿立方米。2016年马来西亚石油产量为3270万吨,天然气产量为738亿立方米。

  【农林渔业】耕地面积约485万公顷。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粮食自给率约为70%。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2016年,马农业GDP为1064.7亿林吉特。

  【服务业】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上世纪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就业人数约535.3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0.76%,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旅游业】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拥有酒店约4072家。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云顶、槟城、马六甲、兰卡威、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据马旅游部统计,2016年赴马游客人数为2680万人次。

  【交通运输】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发达。

  水运:内河运输不发达,海运80%以上依赖外航。共有各类船只1008艘,其中100吨以上的注册商船508艘,注册总吨位175.5万吨;远洋船只50艘。共有19个港口。近年来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槟城、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

  空运: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和亚洲航空公司经营。马航有飞机89架,辟有航线113条。1996年11月,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亚航有飞机188架,辟有航线83条。全国共有机场25个,其中7个国际机场:吉隆坡、槟城、兰卡威、哥打巴鲁、新山、哥打基纳巴卢和古晋。

  【财政金融】近几年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林吉特):

 

2013 

2014 

2015

2016

  收入 

2134

2251 

2191

2124

  支出 

2520 

2624 

2578

2508

  赤字 

386 

373 

387

384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对外贸易】2016年主要出口市场为新加坡、中国、日本,主要进口来源国为中国、新加坡、日本。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林吉特):

 

2013   

2014 

2015   

2016

  总额  

13686.8 

14491.5 

13909.8 

14846

  进口额 

6486.4 

6830.2 

6511.3 

6986.7

  出口额 

7200.4 

7661.3 

7398.5 

7859.3

  出超  

714   

831.1 

887.2   

872.6

  【外国资本】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欧盟、新加坡、中国、韩国和美国。2016年,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约546亿林吉特。

  【人民生活】2016年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每月6141林吉特。2016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2.5岁,女性为77.2岁。(资料来源:马统计局)

  【军事】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总司令卡玛鲁扎曼,2016年12月任职。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10年。

  三军总兵力12.95万人。陆军10.5万人,编成1个军团司令部、4个师、1个快速反应旅、10个步兵旅、5个炮兵团、4个装甲团,装备坦克26辆、装甲车1100余辆、火炮400门。海军1.25万人,编有两个海军司令部,编成10个中队,装备100余艘舰船,有海军基地4处。空军1.2万人,编两个管区(下辖5个营)、12个飞行中队和支援部队,有空军基地3处。另有预备役部队4.66万人,准军事部队20余万人。

  【文化教育】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实施小学免费教育。2015年教育经费预算为560亿林吉特。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6%,中学入学率为91.1%。每12名小学生一名教师,每13.1名中学生一名教师。全国有马来亚大学、国民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近年来私立高等院校发展很快,有私立学院500多所。2016年在校大学生67万人。

  【新闻出版】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发行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信使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半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8年。在亚太地区设有33家分社。

  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印尼语、缅甸语、菲律宾语和泰语等对外广播。

  马来西亚电视台:官办。建于1963年。包括第一电视台(TV1)和第二电视台(TV2)。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私营电视台有第三电视台 (TV3)、城市电视(METRO VISION)和国民电视(NTV)三家。近年开办了ASTRO卫星有线电视频道。2004年1月开播了8TV电视台。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系英联邦成员,与其他成员国交往较多。已同132个国家建交,在84个国家设有110个使领馆。

  大力开展经济外交,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反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1998年主办了第六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张APEC保持松散的经济论坛性质,反对其发展为地区性集团。重视东亚合作,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1997年主办了首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5年底主办首次东亚峰会。积极致力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盆地经济开发合作。2015年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东盟峰会、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东亚峰会等。

  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关注伊斯兰事务。主张伊拉克战后重建应尊重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并符合伊人民意愿。在中东问题上,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不是宗教对抗,而是捍卫领土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应得到国际社会承认。2006年多次以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和不结盟运动主席国身份召集会议,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寻求对伊拉克问题和中东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

  主张维护联合国作为核心国际组织的地位,关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2004年5月当选2005-2007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马于2006年5月、2010年5月两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马担任了2015-2016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支持国际反恐合作,强调反恐应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否定伊斯兰与恐怖主义的必然联系,推动宗教和文明间对话。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