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丝路
新华丝路曼谷10月8日电(记者高博)泰国毗邻安达曼海,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海洋国家,在安达曼海、孟加拉湾的海洋研究方面,泰国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泰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国家。在业内专家看来,中泰双方在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有着诸多共识与合作,特别是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的典范。
中泰联合实验室为两国海洋合作搭建了平台
中国、泰国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海域面积,在海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2013年6月,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司共建的中泰联合实验室在泰国普吉揭牌,旨在建成两国政府间海洋领域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全面促进中泰海洋科技合作。
图为工作人员在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
海洋一所研究员刘升发说,中泰联合实验室在泰国普吉正式挂牌运转,中泰海洋合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与泰国在海洋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联合研究实体。
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主任迪巴玛·乌巴内也表示,该研究中心近年来和中国同行在海洋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一项显著成果就是中泰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这为两国海洋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十多年来成功组织实施了诸多合作项目,执行联合调查航次二十余个,合作领域涵盖海洋预报系统、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保护、海岸带防灾减灾、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科技培训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合作项目成果丰富,人员交流也日趋紧密,中泰海洋科技合作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务实海洋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泰海洋科技合作成果丰硕
十多年来,在中泰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支持下,中泰海洋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海洋环境预报产品推广应用及业务化运行。中泰合作开展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潜浮标布防,形成了东南亚海域的准实时浮、潜标观测阵列立体监测网络,持续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
二是海岸带脆弱性评估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泰合作开展海岸带脆弱性联合调查和观测,累积完成联合调查航次十余个,系统获取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入海河流、湖泊及海岸带海洋地质数据,完成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多元底质数据库。
三是季风爆发监测及其社会和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大力推广中方研制的“白龙”浮标。2012年中泰双方合作在安达曼海布放了首套“白龙”浮标系统,实现了安达曼海水文、气象要素实时传输,获取了长期、高频海气同步观测数据,填补了资料空白。
四是海洋濒危生物智慧观测技术体系推广与应用。中泰联合申请和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暨国际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会和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共同建立和发展了海洋濒危生物智慧观测技术体系;建立了无人机观测平台与技术,助力儒艮、海龟群体分布与结构及海草床修复效果的高效监测;发展了基于锚系和无人船等移动平台的海洋生物声学观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对海豚、儒艮等海洋哺乳动物的监测效率;利用卫星信标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追踪了海龟繁殖后的重要迁徙通道,揭示了白海豚的演化路径,借助拍照识别技术评估了布氏鲸种群的连通性。
五是海洋空间规划合作与典型示范区建设。2016年始,中泰合作开展了泰国兰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工作,双方组针对兰岛及周边海域高强度旅游活动影响的特点,开展了现场踏勘与海洋水动力、海岛游客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和海岛植被群落调查等多项专题分析,系统掌握了兰岛及周边海域的资源环境本底及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特征,共同编制完成了兰岛及周边海域海洋空间规划方案,成果提交至泰国春武里府委员会并于2019年通过审议,正式纳入地方海洋管理的法定文件体系,成为国际上首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使用中国技术方法的海洋空间规划方案。
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典范
中泰联合实验室泰方主任、泰国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局渔业专家差林拉·桑马尼表示,保护海洋生态是一项全球性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泰中双方对于共同保护海洋、更好利用海洋有着一致看法,这也是双方决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原因,旨在建成双方海洋领域合作的平台,全面促进海洋科技合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差林拉表示,从学术研究交流、技术成果转让到管理经验的分享,泰国非常受益于联合实验室这样的平台机制,这对于泰国海洋整体研究水平提升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都有促进作用。
刘升发介绍,中泰海洋科技合作过程中,双方均十分重视青年科技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成功举办了等东南亚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海岸带脆弱性研究、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合作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综合观测与评估及其社会和生态影响、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管理网络建设、海洋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等专题培训,开展了数十次野外合作调查与现场培训,积极参与区域性和国际研讨会进行科学与技术交流,促进了海洋科技和管理人员与民众间的沟通、协调和科技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双方海洋科技能力水平,切实践行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主任迪巴玛·乌巴内表示,中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差林拉说,中国是海洋领域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典范,期待未来两国科研人员不断拓展深化海洋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携手应对全球海洋领域科学与技术挑战。
来源:新华丝路
新华丝路曼谷10月8日电(记者高博)泰国毗邻安达曼海,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海洋国家,在安达曼海、孟加拉湾的海洋研究方面,泰国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泰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国家。在业内专家看来,中泰双方在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有着诸多共识与合作,特别是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的典范。
中泰联合实验室为两国海洋合作搭建了平台
中国、泰国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海域面积,在海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2013年6月,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司共建的中泰联合实验室在泰国普吉揭牌,旨在建成两国政府间海洋领域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全面促进中泰海洋科技合作。
图为工作人员在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
海洋一所研究员刘升发说,中泰联合实验室在泰国普吉正式挂牌运转,中泰海洋合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与泰国在海洋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联合研究实体。
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主任迪巴玛·乌巴内也表示,该研究中心近年来和中国同行在海洋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一项显著成果就是中泰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这为两国海洋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十多年来成功组织实施了诸多合作项目,执行联合调查航次二十余个,合作领域涵盖海洋预报系统、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保护、海岸带防灾减灾、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科技培训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合作项目成果丰富,人员交流也日趋紧密,中泰海洋科技合作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务实海洋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泰海洋科技合作成果丰硕
十多年来,在中泰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支持下,中泰海洋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海洋环境预报产品推广应用及业务化运行。中泰合作开展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潜浮标布防,形成了东南亚海域的准实时浮、潜标观测阵列立体监测网络,持续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
二是海岸带脆弱性评估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泰合作开展海岸带脆弱性联合调查和观测,累积完成联合调查航次十余个,系统获取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入海河流、湖泊及海岸带海洋地质数据,完成了泰国湾和安达曼海多元底质数据库。
三是季风爆发监测及其社会和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大力推广中方研制的“白龙”浮标。2012年中泰双方合作在安达曼海布放了首套“白龙”浮标系统,实现了安达曼海水文、气象要素实时传输,获取了长期、高频海气同步观测数据,填补了资料空白。
四是海洋濒危生物智慧观测技术体系推广与应用。中泰联合申请和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暨国际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会和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共同建立和发展了海洋濒危生物智慧观测技术体系;建立了无人机观测平台与技术,助力儒艮、海龟群体分布与结构及海草床修复效果的高效监测;发展了基于锚系和无人船等移动平台的海洋生物声学观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对海豚、儒艮等海洋哺乳动物的监测效率;利用卫星信标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追踪了海龟繁殖后的重要迁徙通道,揭示了白海豚的演化路径,借助拍照识别技术评估了布氏鲸种群的连通性。
五是海洋空间规划合作与典型示范区建设。2016年始,中泰合作开展了泰国兰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工作,双方组针对兰岛及周边海域高强度旅游活动影响的特点,开展了现场踏勘与海洋水动力、海岛游客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和海岛植被群落调查等多项专题分析,系统掌握了兰岛及周边海域的资源环境本底及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特征,共同编制完成了兰岛及周边海域海洋空间规划方案,成果提交至泰国春武里府委员会并于2019年通过审议,正式纳入地方海洋管理的法定文件体系,成为国际上首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使用中国技术方法的海洋空间规划方案。
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典范
中泰联合实验室泰方主任、泰国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局渔业专家差林拉·桑马尼表示,保护海洋生态是一项全球性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泰中双方对于共同保护海洋、更好利用海洋有着一致看法,这也是双方决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原因,旨在建成双方海洋领域合作的平台,全面促进海洋科技合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差林拉表示,从学术研究交流、技术成果转让到管理经验的分享,泰国非常受益于联合实验室这样的平台机制,这对于泰国海洋整体研究水平提升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都有促进作用。
刘升发介绍,中泰海洋科技合作过程中,双方均十分重视青年科技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成功举办了等东南亚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海岸带脆弱性研究、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合作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综合观测与评估及其社会和生态影响、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管理网络建设、海洋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等专题培训,开展了数十次野外合作调查与现场培训,积极参与区域性和国际研讨会进行科学与技术交流,促进了海洋科技和管理人员与民众间的沟通、协调和科技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双方海洋科技能力水平,切实践行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主任迪巴玛·乌巴内表示,中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差林拉说,中国是海洋领域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中泰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典范,期待未来两国科研人员不断拓展深化海洋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携手应对全球海洋领域科学与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