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 » 丝路信息 » 正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增十年 “一带一路”推动中企“走出去”

发布日期:2017-09-25  浏览次数:116

● 47家央企参与、参股、投资或者和沿线国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

● 目前丝路基金所参与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额已达800亿美元。

● 截至2016年底,亚投行已为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

2000年到2016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额达1013.86亿欧元!

2016年,中国全球直接对外投资近2200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9.5%!

这些年,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年均销售收入增长4.5%!

五年来,“逆全球化”思潮,作为一首插曲,一直在市场中闪现。但是,从上述数据看,国企和民企合力书写了一篇华丽的“出海记”。

如此大环境下,中企为何能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和步伐?

究其因,过去5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大举措,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至今,已形成了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和建设,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注入了新增长动力,开辟出共同发展的巨大空间。

成绩单:47家央企1676个项目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蓝皮书,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1456.7亿美元,是2005年的近12倍。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案例中,2000年-2016年上半年,跨国并购案例占总投资案例数的88%。

其中,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美的收购东芝的白色家电、中国化工以44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腾讯敲定86亿美元收购芬兰公司Supercell等一批收购,成为成功范例。

来自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6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额达1013.86亿欧元。中国企业最钟爱的投资地分别是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和葡萄牙。

还有一条投资路线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5月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介绍,中央企业境外单位9112个,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年均销售收入增长4.5%,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47家央企参与、参股、投资或者和沿线国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刘起涛提供了一组数字: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概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95个深水码头、10座机场、152座大桥以及2080公里的铁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约项目就超过400亿美元。

风阻:逆全球化思潮

如果单看这些投资数字,会有一种错觉:全球投资环境一直很康健。

其实不然,近五年,欧美社会,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企业海外投资环境大不如前。

波士顿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迅速从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降低至0.2%,“部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持续高涨。2008年至2016年10月,全球共推出了2978项贸易限制措施,截至2016年10月,仅废止740项”。

美国财政部近日发布报告说,2015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交易受到美国政府安全审查的数量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一。

该报告说,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机构对143宗交易案进行了安全审查,其中涉及中国大陆的企业有29宗;排在中国之后的是加拿大,22宗;英国19宗;日本12宗。

《华尔街日报》引述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企向海外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和电子产品行业的扩张面临尤为严格的审查。

近期,澳大利亚就拒绝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香港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收购该国第一大电网Ausgrid的股权交易。当时,澳大利亚国库部长莫里森表示,做这个决定时,首要的考量是国家利益。

财政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在美投资交易受到审查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中国有24宗交易受到审查,2013年有21宗,2012年有23宗。

政策:“一带一路”护航

如此大环境下,中企为何能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和步伐?

过去5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大举措,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随后,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

2013年9月以来,中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同相关国家一道推动产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2016年底,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4个相关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且积极商签标准化合作协议、签证便利化协议等各类合作文件,促进资本、技术、人员等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为企业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达成了270多项具体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正能量。

资金:三大维度提供融通

“一带一路”项目,无论大小,要想成功,除了需要政策沟通,还需要资金融通。

自2013年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个以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化、多层次、可持续性的资金融通体系正在形成。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正式成立,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截至3月23日,成员总数已扩大至70个。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截至2016年底,亚投行已为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涉及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等亟需项目。

谈“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动脉,丝路基金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丝路基金,2014年底,中国出资400亿美元设立,首期注册资本金100亿美元,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透露,截至目前,丝路基金已实现了15个项目签约,承诺投资金额累计达60亿美元,投资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俄蒙、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四大领域均有涉足。

粗略估算,目前丝路基金所参与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额已达800亿美元。

丝路基金监事会主席杨泽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丝路基金重点跟踪项目已有100多个,重点关注俄罗斯、中亚、孟中印缅以及东南亚等地区,2017年,投资规模有望保持前两年势头。

资金融通,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不能缺位。国开行是“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大户。截至2016年底,该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占全行国际业务余额30%以上。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将逐步建立功能互补、优势特色明显的开放性金融支持保障体系,以提供长期的、市场化的、互利多赢的金融保障支持。

(原标题:“一带一路”倡议护航 中企出海不畏“暗礁”(砥砺奋进的5年))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