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之变复杂而深刻。大国博弈的升温、新技术革命的酝酿、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起伏以及单边和多边之争的激烈,成为2019年变局加速深刻演变的最新注脚。
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国的“稳定者”角色更加凸显。构筑友谊信任的桥梁,分享开放合作的机遇,捍卫秩序规则的尊严,倡导命运与共的理念……习近平主席一路引领,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主要力量。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新时代的中国,以新时代的作为担当,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征途上留下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记。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工作人员从管线旁经过。 (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建威摄)
厚植友谊 广交朋友
2019年12月2日,北京-索契。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半个多月后,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再次“见面”,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供气!”“接气!”万里之间,是老朋友一如既往的默契。
既有严肃场合的会谈会晤,也有同船而游、举杯庆生的温暖瞬间。中俄元首交往仿佛一个缩影,展现出中国外交的活跃生动、中国与世界的丰富互动。
先后7次出访,足迹遍布欧、亚、拉美13国;4次主持主场外交,开门迎接来自五洲老友新朋。从领导人交往到国与国合作,从双边互动到多边舞台,2019年中国元首外交牵动世界目光。
这样的情谊令人难忘。访问意大利,马塔雷拉总统专门邀请歌唱家波切利为习近平主席倾情演唱;访问吉尔吉斯斯坦,热恩别科夫总统第一时间邀请习近平主席到总统官邸茶叙;访问朝鲜,金正恩委员长全程陪同,两位领导人在锦绣山迎宾馆庭院信步畅谈;访问尼泊尔,班达里总统亲赴机场迎送,当地少年用中文欢呼“习爷爷好!”“我们爱您!”……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鞠鹏摄)
这样的风范令人感念。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不辞辛劳,坚持同40位与会外方领导人及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中的每一位举行正式会谈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感慨:“虽然我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但我们感受到了尊重。”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华与会,习近平主席专门在上海豫园设宴款待,曲径通幽、茶盏飘香,热情周到的安排令马克龙总统深受感动。
普京总统说:“中国以什么样的方式同其他国家相处,是有深远意义的。”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领导人的举止风范,正是中国处世之道最形象展现。
这是一个通连四方的朋友圈。它的日益密集和不断延展,为信任与合作不断受到侵蚀的世界注入友谊的暖流、合作的力量。
如此频密的领导人交往并不多见。从罗马到北京,习主席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一个多月时间里两次见面;从上海到雅典,习主席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会见和会谈仅仅相隔一周;从北京到巴西利亚,习主席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不到20天再次相逢……
如此活跃的伙伴关系令人瞩目。仅2019年6月至10月,中国外交话语中就出现了5种新定位、新表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中保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海角天涯若比邻,五湖四海皆兄弟。2019年9月21日和27日,新中国70华诞前夕,中国同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分别建复交,中国的建交国达到180个。
放眼全局 拥抱世界
2019年7月22日,《财富》杂志公布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129家,首次超过美国。这家老牌财经刊物如是评论:“世界力量平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商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格局之变,带来的是更多的对抗冲突,还是新的良性互动模式的建立?世界面临抉择。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吴鲁摄)
2019年,中美关系陷入多年未有的复杂局面。中美元首大阪会晤,习近平主席以“乒乓外交”的小故事开场,讲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并宣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一方面坚决抵制各种霸凌行径,一方面以负责任的态度寻求建设性对话,中国在变局博弈中淬炼出越发成熟从容的心态。
稳定大国关系,深耕周边外交。2019年,习主席7次出访,其中5次到访周边国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日本、印度、尼泊尔,实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覆盖。
凉爽的海风、绿色的棕榈、古老的庙宇……中印领导人继续以“非正式会晤”这一“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处理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选择”,金奈会晤推动中印关系继续行驶在平稳向好的轨道。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中日举行新一轮战略对话,中菲宣布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中国和东盟国家提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读……2019年无疑是中国和周边国家交往继续向好走深的一年。
从欧洲亮丽开场,在欧洲圆满收官。2019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到访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希腊4国,迎接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大国领导人来访,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实现首次扩员,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按期完成……世界两大文明、两大力量之间的交往积极活跃而富有成果。
发展道路上的真诚伙伴、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过去一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更加充实丰富。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上任后第五次踏上拉美土地,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亲致贺信……在元首外交引领推动下,中非、中拉、中阿合作之路更加宽阔。
开放合作 共同发展
紧张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满载货物的货轮和列车,一幅陆海联通的大图景徐徐展开。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期间专程来到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参观。这座曾经深陷困境的千年大港,借“一带一路”东风而重焕生机。
2013年,当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邀约,面对过犹疑,遭遇过质疑,但这一中国倡议最终以“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赢得了人心,成为中国机遇最生动的写照。
“我们将是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七国集团经济体……我希望,意大利和中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能够成为其他欧洲国家的模板。”2019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在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写道。
一个月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等理念,论坛形成283项重要成果。
正是在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和秘鲁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秘鲁成为第19个同中国签署相关协议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放眼2019年全年,共有1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文件总数升至19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