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警红蓝分组对抗射击训练系统是一种基于激光模拟、空间定位等技术,用于军警实战化训练的系统,可让红蓝双方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进行对抗射击训练,提升战术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具体介绍:
系统组成:武器模拟终端:通常为激光发射器,能与各类战场目标进行火力交互。部分还具备后坐力模拟功能,带来更真实的射击体验。
激光接收装备:一般集成在单兵装具上,如头盔、背心等部位,可同时感应 VLC 激光编码信号等,能识别不同武器的伤害值。被命中时,会通过生物电皮肤触感模块产生痛觉、震感、音效等提示,重伤或阵亡时还会启动锁枪功能。
定位装置:部分系统采用蓝牙及 4G 通讯技术,结合 GPS、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可将手机变为单兵作战仪,实时显示人员位置,方便队员了解自身及队友、对手的方位,也便于指挥员掌握整体态势。
主控终端:通常由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组成。指挥员可通过它设置战斗模式、查看队员战损情况,还能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导调干预,如调整任务目标、改变场景参数等。
显示设备:可设置大屏幕用于场外观战,实时显示战况和人员位置,方便观摩人员和指挥员了解现场情况,也可用于训练结束后的复盘回放,帮助队员总结经验。
训练模式:
红蓝自由对抗:模拟红蓝双方自由对抗的场景,双方根据战术安排和任务要求,运用各种战术动作和策略进行对抗,考验部队的实战应对能力和战术执行能力。
人与靶机训练对抗:通过靶机模拟敌方目标,设置不同的运动轨迹和射击条件,让训练人员与靶机进行对抗训练,有助于提高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
系统功能:
实时态势监控:指挥人员在导调控制中心,可通过大屏幕实时了解现场态势、对抗双方战损结果、现场演练画面等内容,以便及时做出指挥决策,调整战术部署。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时采集训练人员的地理位置、射击弹药、命中毁伤、实时状态等信息,训练结束后,依据这些数据对分队的战斗能力、战斗行动等训练水平进行定量定性评估,形成训练结论与书面报告,为后续训练提供参考。
场景模拟:部分先进的系统结合虚拟现实(VR)和扩展现实(XR)技术,可模拟城市巷战、山地作战、室内救援等多种场景,还能设置动态天气、光照等环境因素,让训练人员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对抗训练,提升适应能力。
系统特点:
安全性高:以激光代替实弹,避免了实弹训练中的安全风险,无需复杂的后勤及医疗保障,可在多种场地安全开展训练。
仿真度高:通过声、光、烟、震动显示装置模拟发射和命中效果,结合逼真的场景模拟和武器装备仿真,能让训练人员获得接近实战的体验,有效加强实战意识及技术训练。
灵活性强:作战方式多样,可根据场地与实战环境设置多种对抗模式,如红蓝对抗、解救人质、斩首模式等,还可灵活调整对抗人数和任务难度,满足不同训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