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的业务金额达202.93万亿元(人民幣,下同),共375.52亿笔。
据报道,中国央行5日公佈了2017年中国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內地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別增长46.06%和28.80%。央行指出,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
据瞭解,移动支付被中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它根植於中国的经济体量和民众活跃的消费能力。伴隨著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不仅带来消费体验的升级,也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態。
此外,移动支付还应用在了今年的春运“大考”里。有报道指,2018年春运,中国各地运管部门通过大数据精准监管、支付多元便捷等方式,让中国春运迈入“智能新时代”。其中,为方便乘客购票,江苏省116个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实现了客票“无纸化”。
同时,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也成功“圈粉”海外,有报道指,此前,日本三大银行相继宣佈要“取经”中国,构建二维码结算体系,建设“无现金”社会。此外,在现金交易率为80%的新加坡,已逐步推广二维码支付,並计划实施统一的二维码標准,解决银行、消费者、政府在接触二维码支付时遇到的各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