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正文

香港四大商会讚财案积极有为

发布日期:2018-03-01  浏览次数:105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發表本届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获得本港四大商会一致好评。香港中华总商会认同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以「多元经济、投资未来、关爱共享」的理财目标,善用盈馀,既推动香港经济多元發展,亦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香港工业总会欢迎并支持政府善用巨额财政盈馀和储备,主力用於打造多元经济、投资未来和改善民生。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讚扬财案既有效地回应社会各界需要和期望,亦本着积极创新、勇於作为的态度,为香港的未来發展釐定方向和开启新动力。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形容新财案配合了行政长官提出本届政府的「理财新哲学」,体现了本届政府积极有为的新面貌。

  中总冀增科研税务扣减

  中总指出,支持财案额外预留大幅增加创新与科技投入,今年预留额外500亿元支援创新与科技业界發展,特别是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100亿元,支援应用研發,有助企业适应新经济發展步伐。该会期望当局能探讨进一步给予企业投科研额外税务扣减,并优化创科初创企业相关基金配对,增加私营机构投资初创企业的诱因。

  该会亦期望特区政府能透过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的建设,加强与深圳合作,促进河套区科研成果商品化,鼓励粤港创科产业与传统产业合作,结合香港在金融与专业营运管理等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發展经济帶。

  忧150亿未能应付对冲负担

  中总称,乐见财案就支援中小企回应该会诉求,例如将BUD专项基金资助範围由内地扩展至东盟地区,为中小企更有效拓展新兴市场提供重要支援,长远更可研究将专项基金的覆盖範围进一步扩大至「一帶一路」沿线市场,为港商提供更广阔市场發展空间。

  就财案提出预留150亿元配合落实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中总忧虑相关拨备金额未必足够企业应付取消「对冲」帶来的长远负担,期望当局能与劳资双方多作沟通,并探讨进一步扩大政府对业界的财政支援,减轻中小企负担。

  工总认同支持创科举措

  工总主席郭振华支持财案各项投资、推动和支援香港长远创新科技發展的举措,及欢迎财案预留500亿港元支持创科範畴,以助香港持续發展。其中,200亿港元将拨予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建设及早期营运开支,为这个粤港两地最重要的科研合作發展平台开展第一步。

  郭振华表示,工总早前就优化资助计划向政府提交意见书,很高兴部分意见被採纳,包括放宽「科技券计划」的申请资格、增加「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的企业累计资助上限至40万港元等。而「發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下「企业支援计划」的资助地域範围由内地扩大至东盟及资助上限增加至各为100万港元甚为重要,可让港企得到更多资源去捕捉内地及东盟的庞大商机。

  促简化支援计划流程

  他建议当局应为所有企业资助计划开设跨部门的一站式谘询服务。企业只要说明所需,有关服务可介绍合适的计划,并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如何填报申请表格及要呈交的文件清单;并尽快审视各项支援计划的申请流程,也应善用科技,尽量简化手续及表格,减省非必要的申报及资料,避免中小微企因申请程序困难而却步。

  关於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郭振华说:「虽然政府愿意将财政承担加大至150亿港元,我们促请政府尽快交代取消对冲的详细建议,包括政府的承担年期及形式等,让中小微企业能够预测成本、衡量风险并预早作出适当拨备。工总将继续与政府及业界保持积极沟通,希望能尽快达成一个顾及中小微企负担能力的可行方案。」

  厂商会讚务实有前瞻性

  厂商会会长吴宏斌表示,无论是对市民还是商界而言,这都是一份务实而有前瞻性的财案,不仅推出了减税、退税、宽免差饷、综援长生津双粮等「派糖」措施改善民生,更「加码」回应了商界的诉求,厂商会欢迎政府与市民共享成果。

  吴宏斌评价财案「务实而有前瞻性」,其中一些举措更「加码」回应了商界的诉求,包括为专项基金(發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将专项基金下的企业支援计划的资助範围由内地扩大至东盟,幫助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将「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的企业累计资助上限由20万元增至40万元,取消现时最后5万元资助额的使用条件限制等,他形容这些举措是「及时雨」,既纾缓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让业界有更多资金推行转型升级,同时亦真正做到「投资未来」,为创业和初创公司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中出商会乐见大力推动创科

  中出商会讚扬财案採取前瞻性与策略性的理财方针,善用盈馀,为香港未来投资;同时,亦顾及社会各界需求,为市民纾困;亦高兴见到财案吸纳了该会的部分建议,包括在创新科技範畴方面,加快發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推动智慧城市發展、增拨资源支援应用研發工作;该会更乐见政府为推动创科發展预留500亿元,有效充足资源、培育初创企业及人才,吸引其他国家及地方的龙头企业落户香港。

  中出指出,注意到财案针对香港在「一帶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两大發展策略当中的角色着墨不多,期望政府将来针对性投放更多资源及制定适当措施。

  政黨反应正面 挺投资未来力度够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虽无全民派钱,但仍有不少利民纾困措施,政黨方面普遍对预算案反应正面,但亦有不少认为有改善地方。最大政黨民建联以「投资未来有心,分享成果不足」形容预算案,指部分阶层的市民无法分享经济成果,认为政府在藏富於民、分享成果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工联会则认为派钱是与基层劳工分享经济成果的选项,表示会继续促请政府重新考虑全民派钱。

  李慧琼:藏富於民力度应加大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认为,预算案对投资未来有心,但在分享经济成果方面有不足,例如在照顾长者和基层医疗方面力度不足。她认为在现有的财政情况,藏富於民的力度应该再加大。至於在减轻个人税务负担方面则可令大部分纳税人受惠。

  葛珮帆对政府在创新科技投放大量资源表示支持,认为政府同时要让市民感受科技帶来的便利。现时最大困难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善用科技,相信要靠政府最高层统筹。

  工联会:续促政府考虑派钱

  工联会指出,财政预算案积极投资未来的方向可取,但经济成果与民共享方面力度不足,综援、生果金和长者生活津贴「出三粮」只属「例菜」,基层劳工并不能受惠於全数退税,又指短期纾困措施不会解决结构性贫穷问题。黄国健认为,派钱是与基层劳工分享经济成果的选项,表示会继续促请政府重新考虑全民派钱。

  麦美娟指出,预算案提到增加医护人手培训、与大学商讨增加专职医疗人员的资助学额等措施,均有望处理医护人手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长远有助提升公营医疗系统的服务质量。

  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政府积极处理积压很长时间的经济问题,预算案在退税和宽免差饷都加码,又增加供养父母和子女免税额,相信中产阶级和纳税人会喜出望外。

  田北辰倡续研扩阔税基

  新民黨叶刘淑仪说,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四平八稳」、值80分。她表示,预算案已回应很多中产的诉求,但认为本港经济發展有隐忧,例如政府过去一年主要收入是依靠卖地等,经济亦是受惠於股市畅旺,认为發展是不正常、不健康和不可持续。

  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形容,预算案实事求是,达65分。他建议可继续研究扩阔税基及增加新税种,及为發展「粤港澳大湾区」订立更多具体内容。

  新社联认为,是次财政预算案与市民分享社会成果方面仍是保守,未能更好地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效果。新社联指,在库房水浸环境下,加大关爱共享与投资未来和提升现时服务可同时兼顾,更可回应社会的诉求。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