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正文

从“北京8分钟”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发布日期:2018-02-27  浏览次数:71

2月25日晚,韩国平昌,“熊猫队长”借助互联网化身信使来到中国,向各行各业的人们传来奥运会的热情,“2022,相约北京”的欢迎声传遍世界。这次“北京8分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完美融合。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层面均取得突出成果:截至2017年6月,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企业592家,占全球总数的23.3%。

人工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为资本界的新宠。不论是长期耕耘在此的科研机构,还是不断涌现的创业者,又或者是科技巨头,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了解乃至跃跃欲试。

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2月底发布的《2018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017年融资额超过美国,首次跃居全球首位。根据报告统计数据,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2017年融资额达到1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企业占48%,超过美国的38%。

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芯片是中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领域。如依图网络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了技术实力,在美国参加人脸识别挑战赛时取得优秀成绩。从事处理器开发的寒武纪科技于2017年8月从阿里巴巴集团等处获得1亿美元融资。面部识别技术在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相继推出的“无人便利店”等地不断得到采用。

为了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从顶层设计看,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旧金山一家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尼科尔森说:“现在,美国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正在缩小。”“字母表”公司前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表示:“美国未来5年仍将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但是,中国追赶的速度非常快。”

海量数据是中国最大的资产。在中国,人们使用手机支付的费用是美国的50倍,共享自行车的使用量是美国的300倍。“所有这些数据都是用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最好材料。”早期风险投资公司创新工场的创始人、前谷歌高管李开复说。例如,中国自行车共享公司摩拜在全球200座城市进行了投放,每辆共享单车都配备了传感器,每天可回传20Tb的数据给摩拜进行人工智能分析。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陶建华认为,中国拥有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这源于“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巨大应用潜力。“人工智能市场总体分两大块。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等进行结合形成的应用,比如人脸识别、舆情分析、语音识别、图像过滤等。另一方面则是与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相互融合,转型升级。实际上,中国在后者的发展潜力是世界上最大的。”陶建华说。

“面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任务,中国应当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程伟力说。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