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正文

珠三角经济转型服务业

发布日期:2018-01-08  浏览次数:196
 
  
   省统计局分析指出,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服务经济特征明显,通过力促服务业和消费加快发展,推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对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服务业增加值逐年上升。
 
一体化创新格局
 
    首先,以广州、深圳为创新龙头的“1+1+7”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其一,一六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一二年的2.43%提升至2.85%,比广东高0.29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73件,比一二年增14.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一半。
 
    其二,珠三角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一六年的71%和58%,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一六年底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达18,872家,共拥有国家级高新区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计49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达161家、589家和442家。
 
   以一六年为例,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是一二年的1.88倍,占全省新产品产值的比重达95.4%。
 
投资大项目突出
 
    其次,发展新兴消费、服务消费、加大投资力度等扩大内需战略带动下,珠三角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用作较好发挥。
 
    一是一三至一六年,珠三角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13.8%和10.9%,比GDP年均增速高5.3个和2.4个百分点;同时珠三角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为45.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9.2个百分点。
 
   二是珠三角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力度增强。广州南沙基础设施总投资累计1,557亿元,深圳前海累计入驻企业超12.3万家。
  
现服务经济特征
 
    一六年珠三角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达9.7%、1.8%、0.9%、0.8%。
 
    再有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一是珠三角推动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立足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现代产业新体。
    
二是服务经济特征明显。珠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二年突破50%,一六年达56.1%,比一二年提高4.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一六年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64.1%,比一二年高3.2个百分点,从“传统服务业支撑”到“现代服务业拉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