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正文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倡ETF通采沪深港通模式

发布日期:2018-01-05  浏览次数:167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业界希望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互联互通能够尽快落实,公会建议「ETF通」应采用沪深港通的模式,而非基金互认的模式。此外「ETF通」应有专用额度,不应与沪深港通共享额度。
 
   黄王慈明认为,「ETF通」在首阶段的互通产品应以传统简单的ETF为主,像杠杆及反向产品则不应该在首阶段便纳入。她不赞成「ETF通」以基金互认的模式推出,因为基金互认有较多限制,包括基金在内地销售规模的限制。
 
花旗冀下半年推出
 
   花旗集团香港区证券服务部主管陈金丹期望,「ETF通」可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她提到,欧美ETF市场规模比香港大,令发行商缺乏诱因把一些ETF产品在香港上市,如果「ETF通」落实,中国投资者的庞大需求可吸引更多ETF产品在港挂牌,带动对香港相关专业服务的需求。
 
    汇丰证券服务中国销售及业务发展总监王伟全则称,「ETF通」有技术问题要克服,不但本港与内地的ETF交收流程不同,上交所与深交所的ETF交收流程亦有别。「债券通」开通半年,王伟全表示,如中国债券市场获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可带来的资金流入比A股「入摩」更大。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