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环球股市造好,港股由年头升到年尾,帶挈打工仔的强积金进帳不少。据晨星最新统计,去年全年本港强积金整体平均回报达20.61%,惟仍然跑输恒指去年全年升幅,恒指去年累升35.9%;按积金局公布截至2016年12月的强积金计划成员数目419万计算,2017年全年人均赚取约3.67万元。 香港商报记者 林德芬
根据晨星资料显示,去年MPF的基金表现,以香港股票基金表现最好,平均回报达39.83%,跑赢其他基金类别。其次是亚洲(日本除外)股票基金,平均回报达39.05%。至於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基金及保证基金等类别,去年则仅单位数回报。
康宏MPF综合指数年升23%
另外,康宏MPF综合指数截至2017年12月28日报236.05点,连续6个月创新高,全年累升达22.99%,创自2009年以来全年最大升幅。康宏表示,受惠於股市大升,股票类基金全年累积升幅达34.6%,12月份康宏MPF股票指数按月上升2.04%。香港股票基金12月及全年分别升2.19%及39.78%。康宏MPF债券指数於12月份表现持平,全年累积升幅则为4.66%。预设投资之核心累积基金及65岁后基金,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累计升幅分别为9.62%及3.25%。
亚洲股票基金值得留意
康宏强积金业务拓展董事锺建强表示,随着股市上升,特别是香港股市上升,MPF的整体表现令人鼓舞。不过,计划成员现时应要小心管理风险,较保守的做法是先行止赚。除了美国继续缩表和加息,其他主要央行也表现出类似姿态。特朗普的施政方针和效能,加上其他的地缘政治风险,例如朝鲜核武、欧洲政局,都会对资本市场造成震荡。而中国经济的去向及走势,更对香港经济有着莫大影响。
展望今年MPF的投资策略,锺建强建议,承受投资风险能力较高的计划成员,可考虑亚洲股票(日本除外)基金。如果美国经济能持续改善,内地经济自然能够保持良好势头,最终整个亚洲都会受惠。
强积金各类基金2017年表现
海通香港基金表现最佳
综合多间基金公司的MPF基金表现,据晨星统计,港股基金中以海通香港特区基金表现最好,全年大赚逾50%。其次是宏利MPF香港股票基金,回报46.05%,表现最差是安联香港基金,回报仅33.55%,与海通表现差距逾16个百分点。
回顾去年强积金大事件,可数到去年4月推出的强积金预设投资策略(简称DIS)。据康宏资料显示,预设投资之核心累积基金及65岁后基金,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累计升幅分别为9.62%及3.25%,可见回报跑输其他基金。
积金局研准用MPF供楼
自预设投资策略(DIS)推出后,多间基金公司下调MPF基金的管理费,如汇丰及恒生(011)早前先后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强积金成分基金管理费,减幅最多27%。积金局更对此表示欢迎,并指是次减费将令数以百万计的强积金帳户持有人受惠。积金局發言人指出,强积金基金的平均基金开支比率,亦已由2007年12月底的2.1%,下降至今年10月底的1.55%。
另外,积金局去年11月研究容许僱员提早提取强积金供款作首次置业之用,一度引起市场讨论,不少市民赞成,惟不少分析认为,以强积金供款对支付首期幫助不大。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早前也表示,公会成员普遍不同意,认为违反强积金作退休用途的原意,而且怕因此开先例,届时或陆续出现为子女买楼等各用途,加上香港强积金的供款比例不高,料未必足够买楼,最后或令退休及置业两者都难完成。(系列之二)
【拆局解码】强积金=强迫金?
强积金今年将踏入推行18年之久,不少打工仔对强积金爱多过恨,主要因为每个月的薪酬都要被额外拨出5%作MPF供款。笔者认为,强积金的出發点是好的,但某个角度而言,却等同於基金公司或银行间接「剥削」供款人的工具。
前段时间,笔者替已退休的母亲到某大型银行取回强积金的供款,这家大型银行可谓MPF市场「一哥」,惟奇怪的是,其开设处理MPF的柜枱竟然只有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银行职员明知当日颇多老人家排队处理MPF户口,却未见加速处理一位转移MPF户口客户的手续,反而持续向对方推销其公司的MPF户口如何如何优越。
笔者明白银行职员拉生意很重要,但是否也应该因时制宜,让一群年老且长期的客户「企喺度呆等」超过1小时是否有点儿过分?最后,笔者终於按捺不住,主动询问该名职员,连帶其他等候的客户纷纷表达不满,该名职员才加快处理速度。
看到这裏,不知道是否还有读者也遇过类似情况?
笔者认为,与其将「辛苦钱」倒进金融机构的口袋裏,倒不如让供款人将钱提早取回,用於置业或其他应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