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和建设引发部分人士误解,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是互利共赢的。
中国人在非洲被视为快速和高效的代名词。非洲当地建筑企业无法和中国企业竞争。近来,非洲一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是由中国建筑企业修建的:例如内罗毕和沿海城市蒙巴萨之间的新铁路线取代了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一条窄轨铁路。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非洲是很受欢迎的。
但是,日前英国《卫报》称,一家中国公司在肯尼亚境内承建的铁路,因路轨横跨内罗毕国家公园,激起当地环境保护人士不满。外媒更称,有环保组织早于前年已就此事告上法庭叫停工程。但上周,公园内出现很多重型机械和施工人员,一批环保人士3月1日上街抗议,直斥当地政府蔑视法院禁令,对工程开绿灯。
在上述报道发布后,中国媒体环球网进行了核实。
针对“没有环评”“违反法律”这种说法,中国交建内马标轨铁路项目发言人赵扬对环球网表示:“2016年,我们聘请肯尼亚专业环评机构进行了环评报告的资料收集、科学调研及整体编撰工作。之后肯尼亚国家环保局按照法律程序对报告进行了一个月的公示,在征询各个利益相关方意见后,最终审核通过该报告,并于2017年1月向我项目颁发该方案的环评证书。而我们是在2018年1月26日获得业主肯尼亚铁路公司及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的正式批复,准许我们启动内罗毕国家公园内的施工作业。因此,报道中提到没有环评证书绝对是不属实的,我们现在在公园内的施工作业是合法合规的。”
事实上,从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是受欢迎和关注的,一些小事件并不能影响全局。
麦肯锡的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参与非洲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90%左右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中1/3是制造业企业。这些中国企业给非洲带来了紧缺的资本、管理经验和就业岗位。许多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了长期投资,74%的受访中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世界银行有关报告表示,在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且经济增长日益依靠技术驱动的大环境下,中国与非洲更需要加强联系,推动创新,助力非洲大陆实现跨越式发展。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中资涌入涟漪效应 非洲妇女走出国门》的文章称,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影响到了非洲女性的基本生活,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给她们创造了就业机会,让她们有机会走向自主自立的生活。
换言之,中非合作从多个层面来看都是互惠互利的。
来源:今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