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月1日 -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2016年12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虽较上月高点小幅回落,但均仍是年内次高;新订单和生产继续稳定增长,新出口订单保持扩张,惟价格指标进一步攀升令通胀担忧升温。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日联合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4,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1.5以及上月的51.7,但仍为年内次高;12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降至54.5,上月为54.7。
赵庆河指出,12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3.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是PMI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仍为年内次高点;新订单指数为53.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年内高点,与生产指数的差值降至三年来低点,表明产需平衡较为稳定。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表示,各类PMI均在全年PMI均值之上,且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建筑业PMI均为年内第二高点,表明经济仍然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验证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
他分析称,从制造业PMI分项来看,仍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新订单维持年内最高值,生产指数为年内次高,产成品库存却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表明需求回暖是企业生产的主因,而企业主动生产补库存并未出现。这表明,2016年的经济企稳并非库存周期所致,而是需求端回暖,2017年补库存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