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经贸要闻 » 正文

转变思路 促进外贸产品转内销

发布日期:2020-04-18  浏览次数:72

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随着境外疫情日趋严峻,需求端出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贸易秩序的稳定,中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以及外贸货品积压严重、资金链可能断裂、物流运输不畅等困难,给稳住外贸基本盘带来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促进外贸产品加速转内销,或可成为纾困解难的重要手段。

促进外贸产品加速内销,是实现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合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对高质量产品需求不断增强,惯于出口的“中国制造”应当担负起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商品与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外贸企业由于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疫情背景下,就可以将从事外贸积累下来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品牌维护要求等,转化为向内销业务转型的有力支撑,更好发挥领先优势。

但也要看到,外贸产品转内销并非易事,无论是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审美差异,生产线与产品规格的不同标准,再到产品营销、品牌的市场要求等,内外销市场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想助推外贸企业加速实现产品的“出口转内销”,应对疫情背景下的困难和危机,就需要政策机制的完善、新型平台的搭建和企业的信心与努力。

首先,在政策机制层面,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外贸,必须重新审视过往发展模式,下决心走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中国外贸要朝着“新制造、重品牌、高附加、融内外”的全新思路,进行政策机制的完善和调整,要主动调整对传统的外部订单依赖式生产,改变对国内与国际市场采取不同生产、监管和产品标准,以及企业只重生产而轻视营销、品牌、研发等行为的粗放简单发展模式,尽快建立融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一标准的综合性政策举措,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为外贸企业从过往仅有生产环节的单一状态,向真正意义上的“制造+贸易”型企业转型,提供更具力度的扶持政策。

其次,外贸产品加速内销还离不开平台建设。要鼓励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主动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春雷计划”,京东在针对中小企业的“春雨行动”中推出专项“外贸型商家扶持政策”,还要鼓励更多电商平台从金融保障、入驻服务、流量扶持等方面助力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要充分调动国内需求,还要借助各种形式的展会展销等线下模式,推介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和管理能力,让国内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外贸企业及其产品,促进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模式,探索内销之路,线上线下齐发力,销路一旦打开,内销产品不仅会让外贸企业活下去,也能为国内消费升级提供更多活力。

最后,外贸产品加速内销更需要外贸企业行动起来。一要“外转内,换产品”,在过往生产品质不改变的前提下,更换产品形态,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二要“重毛利,做长线”,改变过往外贸订单背景下赚差价、“一笔订单吃一年”的心态,降低短期获得高额利润的预期,在产品研发投入和客户培养上要有长期思维。三要“重客户数量,轻客户大小”,改变过往只求外贸订单越大越好的思路,产品内销的客户布局比客户大小更加重要,开拓客户的过程比立刻获得订单更加重要,保持与守法信用良好客户的交易通畅更加重要。四要做到“差异化经营”,内销市场竞争激烈,同样产品比品质、同样品质比特色、同样特色比品牌,这样才能稳定客户,把外贸订单中的消费端决定生产的模式,转到内销市场中,从而更好地拉动内需、满足内需。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