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推动设立的“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以下简称“续贷中心”)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旨在有效解决“过桥”“倒贷”问题的同时,推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避基层信贷员道德风险、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将企业可于原贷款到期前至少1个月提交续贷申请材料,入驻银行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授信审批并向企业反馈结果。
据了解,续贷中心派驻专人受理国标小微企业的续贷业务申请,采取标准化运营模式,申请资料、业务流程、审批时效等均有统一的标准化规范。相关政府部门将提供优惠政策,并监督入驻机构按期给出审贷结果。此外,对于首贷业务、非国标小微企业续贷、非入驻银行业务等,续贷中心可提供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也可按需推荐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确保及时响应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各类需求。
续贷中心主要呈现“一址通办”、“面向全市”、“3条绿色通道”、“4大服务功能”、“10工作日审批”、“14项申请材料”等亮点。“一址通办”,在海淀区政府服务大厅设立,方便企业在办理工商税务等业务时,进行融资咨询和续贷申请。“面向全市”,入驻银行受理全市小微企业提交的续贷业务申请,并向全市所有类型企业提供咨询、产品简介、融资方案规划、联系人对接等服务。
“3条绿色通道”为海淀区金融办、不动产登记中心、区税务等委办局在管辖权限范围内,建立续贷中心业务绿色通道,提供查询服务和政策支持。如使用海淀区房产抵押且需办理续贷业务的,通过绿色通道可缩短续贷业务办理时间。“4大服务功能”主要为全面提供政策解读、续贷业务受理、首贷银行推荐对接、担保保险等中介机构推介等金融服务。
“10工作日审批”则将企业可于原贷款到期前至少1个月提交续贷申请材料,入驻银行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授信审批并向企业反馈结果。大幅缩减申请材料,企业仅需提交至多14项申请材料,其中5种为必要材料、9种为选择性提供材料。
在正式开业前,续贷中心已试运行一段时间,共受理续贷申请26笔,金额1.72亿元,其中完成审批20笔,实现续贷金额1.30亿元,另受理其它贷款咨询业务6笔,运行情况良好。续贷中心成立初期,挂靠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大厅开辟8个专门窗口,由银行机构派驻专人进行政策解读、产品咨询、业务受理等。首期入驻的银行机构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6家国有大型银行,浦发、广发、招行、平安、兴业、浙商、民生等7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2家本地法人银行。
除了首批入驻的15家商业银行外,后期续贷中心将选定新址、装修扩建,入驻20至30家在京主要银行机构,并协调其他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入驻。同时,将建设线上平台,全面整合金融机构获客、政府部门信息查询、事项办理等功能。
北京银保监局表示,为确保续贷中心运作效果,将结合主要业务环节及各行业务开展情况,对入驻机构建立考评制度,奖励精简材料、一次收取、审批时限压缩等行为,正向激励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小微企业续贷业务。北京银保监局将依托续贷中心,总结探索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的标准流程及做法,推广应用至北京辖内银行业,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总成本,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占比,推动改善北京市营商环境,更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