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园区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在吸引外资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至今仍有不少园区还在规划建设当中。那么,当外企想在这些园区投资时,该怎样对这么多园区建立基本的认识和印象,又该优先选择哪些园区呢?因为在我国,不同类型的园区,其功能不同,管理政策也有不同,不同国家外商对园区的兴趣点也不同。这就对园区的海外推介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随着面向英国企业的《中国园区概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英文版的发布,《中国贸易报》记者专访了《报告》的起草方──英中贸易协会先进制造及运输行业副总监徐慧,听取了他和他所在的英中贸易协会在用英文向英国企业介绍中国园区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努力,以及包括英国企业在内的外商对中国各地投资环境的新印象、新要求。
据了解,英中贸易协会的前身是48家集团。“我们协会90%的会员是英国企业,5%至10%的会员是中企,如中国银行、华为,他们有业务在英国,也需要协会支持。”徐慧介绍说。
“最初是英国企业想了解中国园区。他们发现园区种类很多,时常弄不清楚,于是英中贸易协会编写了《报告》,方便他们客观地大致了解一下。”徐慧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英中贸易协会在全国有13个办公室,因为就近比较好收集资料,他们就先从办公室周边挑出了一部分园区进行调查研究。《报告》先从简单化、广面向做起,内容并不是很深,我们选取了英国企业比较重视的一部分园区进行介绍,如果英国企业对某一个园区很感兴趣,可以再找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在交谈中,徐慧坦言,中国园区的种类太多,比如有自贸试验区、开发区和高新区等,对有的英国企业来说,看到这些分类可能会弄混淆,很难区分清楚,所以他们的通俗化、简洁化的翻译转述对英国企业很重要。记者翻阅《报告》留意到,《报告》列出了边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管理区以及目前很热门的战略发展区,如长三角等区域。
和绝大部分园区只有一页篇幅不同,记者发现《报告》中两家中英合作园区得到了比其他园区更详细的介绍,分别是中英(大连)先进制造产业示范园和河间中英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产业园。徐慧回应说,其实中英合作园区并不多,除了这两家,在青岛也有一家,英国政府、英中贸易协会和英国企业确实对这两个园区倾注了不少心血。
“据我了解,中英(大连)先进制造产业示范园方面很努力,园区在英国考文垂设办公室,作了很深入的调研工作,他们将汽车制造、研发、测试、供应链作为主题,真心希望他们能成功。”徐慧感慨地说,这个园区虽有高铁和公路通往大连城区,但因其位置偏远,再加上大连还没有直飞英国的航班,英国企业人员来园区考察需要先从英国飞北京,再转到大连,再从大连城区赶到园区,好在园区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比较适合对精华地段没有需求的制造业企业。
“河间中英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产业园我也去过几次。从背景上讲,英国的政策比较关注环保、回收、绿色,在这些方面,英企也有优势。这个园区60%以上的产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还包括废旧物件回收再加工。当地人工成本比较低。园区方面也经常去英国考察,想学习怎样把细节做好。”徐慧介绍说,“《报告》主要是向英国发布,每年出一版,主要服务于英中贸易协会的会员,中国商务部投促局也十分欢迎这份报告,并表示这样的报告使中英双方都是受益者。”
除了发布《报告》,英中贸易协会还举办一些路演和考察沟通活动。“上周有个英国企业来考察中国园区,他们只有两天时间,只能抓重点走访几个园区。有时候企业会委托我们协会挑选3个园区作考察。”徐慧说,“我们会经常带团去各个省市参加会议,借此机会了解当地园区和重点企业。上个月去了贵阳大数据园区,了解了园区政策,帮助英国企业熟悉地方营商环境,判断有没有市场前景和好的合作伙伴。”
由于常和外企、中国各地园区打交道,徐慧对外企最在乎的营商环境和投资逻辑变化有自己的观察。徐慧说:“其实,北京、上海根本不缺制造业企业,而且有些制造业企业还在外迁,我们更希望英国企业去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和潜力城市投资。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南北方城市硬件差别不大,主要是服务质量的差别。比如华东地区的政府部门做事快捷且细致,再加上交通便利,离上海近,在吸引外资时是加分项。”
“和各地推出的优惠政策相比,外企更关心当地怎样扶持企业长期生存发展。”徐慧说,“现在和以前很不一样了,中国市场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外企来中国投资主要不是为了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国家,而是看好当地市场,希望在当地生产产品的同时在当地消化掉,也希望在当地有合作伙伴。如果没有市场,当地各项成本再低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