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 经贸要闻 » 正文

广交会开幕 欧美商家热捧“中国制造”

发布日期:2018-10-19  浏览次数:192
 第124届广交会在10月15日广州开幕,展馆内人山人海,场面热闹。不少内地出口商携同自主创新产品参展,环保节能类产品格外受欧美市场欢迎,一扫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阴霾。有企业表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种类丰富、供应链完善,即使面临关税战冲击,不少北美采购商依然积极采购,并试图洽谈与中企共同承担关税。虽然有关商谈短期内难有结论,但由于“中国制造”拥有过人优势,美商对寻觅中国以外的生产厂商存有戒心,有内地企业更憧憬今年来自美国的订单不减反增。
广交会开幕当天下起了微微细雨,入口处人群大排长龙。展馆甫开放,拉著大大小小行李箱的海外采购商们鱼贯进入,争分夺秒地寻找所需的中国产品。据悉,在众多产品中,环保节能类产品备受注目。海尔空调展出了易安装的自清洁空调以至磁悬浮中央空调等高端成套智慧空气解决方法,吸引全球客商前往展区参观体验。现场,参观者可通过高倍镜头,了解自清洁空调“洗澡”微观全过程,该系列空调还能节省50%的安装时间和80%的服务时间,做到节能省时。
除物色心仪货品,采购商还有其他要务在身,以来自美国加州的采购商Tom为例,他透露,今年要额外承担一份重任——劝说中企共同分担贸易战的加税成本。Tom告诉大公报,自己是洛杉矶一家电子设备公司负责人,这次与美国两位同事一同参会,将停留4到5天。他透露,其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3000万美元产品,包括电源、照明等电子产品。
“我们与中国10多家厂商有合作,合作关系持续了10年以上。”Tom叹息表示,没想到公司从中国进口的多种产品均被列入美国征税清单中。“不少中国厂商反映,近年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得很厉害。25%征税落实后,他们也难以承受这个成本。”Tom坦言,大多数中企对分摊25%的加税成本有所保留。“今年以来,在中国的采购已经被迫减少2成。”
对于为避开关税跟中国企业“分手”,从Tom反应来看,此举不无风险。“中国产品擅长在价格和质量之间取得比较好的平衡,产品种类丰富,因此我们保持多年合作关系。这段时间我们也有考察东南亚企业,他们的质量目前仍比不上中国。而且在其他国家难以找到如此集中的不同类型产品。”
无独有偶,不少出口企业在本届广交会上也收到美国采购商关于分摊加税成本的需求。湖北燕加隆科技营林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林京城告诉大公报,公司去年出口额达数亿美元,其中北美业务占2成。由于中美贸易战开打,公司生产的五金、建材、家具均被纳入美国加税清单上。“不少美国客户都主动过来沟通,希望可以分摊关税。”
  林京城说,由于不同类别产品,涉及加税幅度在10%和25%不等,目前仍在与客户沟通中。有美国客户反映,在中高端产品上,难以在东南亚等地区找到适合的生产厂家。中国产品性价比高,难以找替代品,因此,即使加税也要继续采购“中国制造”。
在贸易战中,有企业憧憬美国市场订单不降反升。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何小姐表示,美国市场约占出口业务的10%。由于美国老客户没有流失,加上结识新客户,今年美国订单有所增长。“公司除了产品质量过关外,重视售后服务也是留住客人的原因。”她表示,公司每年拜访海外客户超过十次,让客户对产品产生信赖。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