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业顾问行仲量联行8月28日发表《住宅销售市场》报告指,今年至2020年,将有约3,300个“纳米楼”(实用面积为200平方尺或以下的单位)落成,较过去三年(2015至2017年)的供应量显著增加35%。
未来三年的“纳米楼”新供应相等于私人住宅新供应超过4%。较注目的新项目包括红磡环海-东岸,提供约450个单位;以及屯门菁隽,提供约280个单位。
数字除反映发展商兴建更多“纳米楼”外,尚显示发展商正兴建面积更小的单位。英皇集团发展的跑马地The Unit服务式住宅,提供68个单位,其中64伙为细单位,最细单位实用面积为91平方尺。尽管单位面积细、尺租高达124港元,全数单位于数月内租出,反映“纳米楼”受市场用家接受。
愉景湾1a/1b区的新发展项目最细的单位实用面积低于90平方尺,将挑战“纳米楼”面积的新低。
仲量联行资本市场部区域董事莫凯杰表示,购买 “纳米楼”的总价相等其他住宅单位低,吸引买家购买。由于工资升幅落后于楼价升幅,现时发展商需要调整兴建单位的面积,以维持较低的总价水平,令更多买家能负担。
该行研究部港区董事钟楚如表示,近年“纳米楼”供应量急增,发展更普及,并由集中在市区发展扩散至非核心区。随著政府于6月底宣布引入的新空置税,本行预期发展商将会兴建更多较易负担的单位,务求新供应更容易被市场消化,“纳米楼”的供应将会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