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8月25日 - 周六提交给部分全球主要央行官员的一份学术报告指出,随着在线零售商的发展,商品价格波动变得愈发频繁,定价愈发趋同,这可能会影响到通胀。
“过去10年里,在线竞争已经提高了价格变化的频率,以及不同地区定价的一致性,”哈佛商学院副教授Alberto Cavallo表示。他分析了这种所谓的多渠道零售商--同时具有实体店和在线零售渠道,比如沃尔玛(WMT.N),是如何对亚马逊(AMZN.O)的崛起做出反应的。
他在提交给杰克森霍尔央行总裁年会的报告中称,利用算法定价的技术在这两种零售商中都较为普遍,互联网的透明性也降低了价格差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参加这次会议的官员之一。
一些美联储决策者愈发认为,近年来在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的情况下,通胀却保持在相对低位,这或许是亚马逊这类公司能抑制整体价格的原因。
今年3月美联储所看重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六年来首次触及该行2%的目标水平,该指数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但没有迹象显示该指数将像许多经济学家在低失业率时期预测的那样大幅加快上升步伐。
美国失业率目前位于3.9%,在此同时经济强劲增长,已经创下史上第二长的景气扩张期。
这样的环境意味着零售商必须更加灵活,这导致利润率下滑。举例来说,Cavallo发现2016年至2018年间,沃尔玛针对那些能够轻松在亚马逊找到的产品更加频繁地调整在线售价。
沃尔玛上周公布第二季营收超越预估,因有更多消费者到店采购,同时改版后的网站也带动线上消费。沃尔玛的电子商务营收成长40%,增幅高于前一季的33%,不过毛利润率则是连续第五季下滑。
Cavallo也发现,零售商对其他因素变动的反应也更加灵敏。
他的结论是,“燃料价格、汇率变动以及任何其他影响定价成本的因素,可能要比以往对零售价格产生更快、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