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7日公布价值160亿美元中国商品最终征税清单,中国商务部8日晚出台新的同等数量反制清单,并与美同步实施,两份清单俱于本月23日生效。大公报梳理发现,与此前公布的160亿美元清单相比,中美新清单“一增一减”。美国清单剔除联运集装箱等项目,中国清单则新增219项,主要包括气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车用汽油及航空汽油、小排量汽车和工业废料等,此外还有履带式牵引机和拖拉机,及可通过接插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的多种车辆。
据新华社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5号)中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二的商品作适当调整后,自2018年8月23日12时01分起实施加征25%的关税。根据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为最大限度保护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对征税商品清单进行了适当调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日发表谈话表示美方决定自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又一次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十分无理的做法。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此次中方公布清单的征税项目由114项增加到333项商品,经调整后主要包括气态天然气、化工品、医疗设备等,新增多类小轿车、越野车、内燃发动机、货车、多种工业废料、废渣等,并去除“原油”项目,并纳入多种新能源汽车,如仅装驱动电动机之客车,及可通过接插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的小轿车、小客车和越野车。
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首轮“贸战”,总计涉及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第一部分清单包括340亿美元商品,6月16日公布,7月6日起实行。2018年6月16日,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今次美方公布的第二部分清单是160亿美元商品,将于8月23日生效,中方今次的反制数量同等并同步实施。
经46天公共意见征询和审议期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首份清单部分项目删减,如联运集装箱、浮动船坞,以及切分木材、骨头和硬塑料的切割机和切片机和超薄切片机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若把这些商品包含在内将对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美国160亿清单由原本284项减至279项,将主要针对中国半导体产品,还有电子产品、塑料制品、化学品和铁路设备等。美方表示这些商品受益于旨在提升中国高科技行业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