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资讯
中国2月出口为何超预期
2018-03-09 08:00  点击:111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万亿元(人民幣,下同),增长17.2%;前2个月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在近期中美贸易摩擦频發和春节淡季的情况下,1-2月进口同比增长21.7%,仍然是近年来最好的开年表现。对於今年中国总体贸易形势,专家认为应保持谨慎乐观,看到全球经济復苏的强劲需求同时,也要注意国际变化帶来的影响。香港商报记者 黄莺

  外需料支撑全年出口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其中,2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44.5%,远高於预期的11%。2月的单月同比增速创下2015年2月以来新高,而进口同比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落,符合预期。考虑到去年2月出口基数较低,综合前两个月数据来看,1-2月出口同比增长24.4%,1-2月进口同比增长21.7%。进出口的开年表现仍然是近年来最好。

1-2月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市场整体回暖促使中国出口大幅回升,而外贸转型升级则从源头上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麦格理集团经济学家胡伟俊也认为,中国2月份出口远高於预期,说明全球需求相当强劲,今年料将对中国经济构成重要支撑。

  今年2月,进出口数据出现明显反差,对此,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称,这反映出2月进出口依然存在春节因素。一方面,企业错位生产推高了2月出口数据;另一方面,最近3个月的出口同比均值为16.5%,处於较高水平,反映出近期海外经济高位对出口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而今年前两月进口同比均值较2017年全年同比均值明显下行,反映出经济内需拐点可能已经出现。

  交通银行经济学家刘学智则建议,不要过度解读2月份出口激增现象,因为去年春节在1月,今年在2月,这让年初数据波动很大。此外,还有人民幣在去年大幅升值对以美元计价出口大幅增长形成的叠加效应。

  美国政策仍为变数

  今年前2个月的数据还显示,中国对「一帶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增长21.9%,比整体增速高出5.2个百分点。白明对此解释称,这表明「一帶一路」倡议及与金砖国家的密切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招商证券宏观团队的分析也提到,短期發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方面暂未出现更强劲信号,但大宗商品价格的环比变化显示全球需求较为强劲,新兴市场可能是2018年全球需求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2个月,中国的铝出口量猛增至3年新高,未锻轧铝和铝材出口量合计81.7万吨,同比增长26%。而这恰逢特朗普有意对进口钢材和铝征收关税之际。

  最新数据也延续了中国钢铁和铝的出口趋势背离的状况,今年前两个月钢材出口同比下降了27%,至950万吨。据海关数据,中国的钢材出口中有1%直接输往美国,铝则是14%。

  对於今年中国的进出口形势,白明表示谨慎偏乐观,仍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如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对华發起301调查等;此外,一些外资企业关闭中国的工厂,转移到越南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亦帶走了部分出口订单。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宏观研究员张玮指出,去年靠外贸和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幅度,今年估计要折半,主要是因为今年特朗普贸易壁垒程度可能不亚於中国加入WTO时候的美国采取的反倾销影响,下半年的净出口可能会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受中国进口的调整,中国贸易顺差的格局还不会扭转,但下半年外贸还是向下的趋势。

  【链接】天然气进口增逾三成

  今年1-2月,中国对原油、成品油、煤及褐煤、铜矿砂及精矿的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速都超过了10%。其中,天然气进口量累计增加36.7%。分析指这可能与中国正大力推行的煤改气计划有关。2月同比来看,多数主要进口大宗商品变动不算太大。其中,煤及褐煤、天然气同比显着增加,增幅分别达到18%和41%。

  此外,前2月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量升幅明显,达到52.6%,且1月进口量显着高於2月,显示金属加工内需不减。钢材和铜材均现量价齐升格局,且价格涨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