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沽压依然沉重,在美元有排跌的大前提下,人民幣重回升值通道,人民幣兑一篮子货幣有效汇率有望保持长期稳定,除上期提到特别利好零售股外,旅游股亦在受惠名单内。香港商报记者 劳佩欣
踏入2018年以来,美元跌跌不休,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出炉稍稍为跌势降温,1月非农就业增长20万人,好过预期的增长19万人;1月平均时薪年率涨幅上涨2.9%,远超预期的上涨2.6%,创2009年以来最大增幅,刺激美元指数短线拉升近60点,最高飙至89.43。不过,市场预计非农数据难以独撑大市,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於上周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未能对美元的下跌行情起到安抚作用,再加上上周美联储政策会议早前已鹰气十足,市场对会议释放鹰派信号基本上毫无悬念,无惊喜可言。
美元承压,结汇需求增多,人民幣继续独领风骚。上周人民幣走势非常抢眼,兑美元屡创8.11汇改以来新高,中间价也是被调高至汇改以来新高,最终收於6.30附近,续创2015年8月11日以来新高。
人民幣购买力升 内地出境旅游增
美元指数走低,人民幣汇价继续节节攀升,直接提升人民幣购买力,内地人出境旅游使费减,提升出境旅游意欲。而港元与美元挂鈎,美元弱势,港元会随之转颓,特别利好香港旅游业,海外旅客来港消费非常「好使」,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吸引力从2015年开始的不景气,马上人气急升。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去年内地人均出游3.7次,出境游人次多达1.29亿,比2016年的1.22亿增加700万人次,增幅5.7%;与2012年相比,更增长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
旅游业發展局上周公布,2017年访港旅客按年增长3.2%,当中内地访港过夜客全年增长6.7% 至1852.6万人次;内地访港过夜客在12月单月大增9.2%至173.5万人次,全年增长6.7%。随着内地人均GDP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持续,出境旅游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呈上升趋势,行业龙头公司将直接受益,特别是中旅(308)及锦江酒店(2006)。

龙头中旅调整期已过
出境游有望持续復苏,帶挈旅游业取得良好發展势头。2017年,内地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6.9%,超出6.5%的经济增长目标,宏观经济企稳向好。旅游业保持着高於经济增速的双位数增长。中旅为内地行业龙头公司,除经营内地主题公园、景区及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外,亦有经营分布在香港、澳门酒店业务;同时亦有经营客运业务,提供往来香港、澳门及内地之跨境个人客运服务。
上半年,中旅业绩亮丽,综合收入为23.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股东应占利润为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其中经营性旅游主业应占利润为3.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期内,公司旅行社、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为 5.56亿元,同比增加6%。中旅於港澳拥5间酒店 ,2017年上半年,其旅游目的地业务总体收入为15.83亿元,同比增加37%;应占利润为1.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期内,酒店业务应占利润同比增加58%,取得较好的成绩,保持了旅游目的地业务较好的增长势头。客运业务方面,上半年收入为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
公司2016年业务增长慢,年内股价跌近30%,幸而2017上半年中国中旅成绩省镜为下半年业绩创造更有衝劲的上升空间,公司又於去年12月發盈喜,预计12月底止年度之综合纯利将较2016年增加200%以上,主要由於经营性增长,因此相信中旅调整期已过,同时中旅作为国企,拥有不少具价值的资产,去年出售多个亏损项目,料可助提升派息比率,在多重基础因素改善下,预期中旅业绩表现理想。
锦江酒店行业地位升
锦江国际是世界上第五大、内地第一大酒店集团,去年先后完成铂涛集团及维也纳酒店的收购交易,去年股价劲升超过70%,进一步提升和鞏固行业地位。截至去年6月底,集团在全球範围内拥有或管理的已开业的酒店共6398家,分布於全球68个国家。其中,内地境内拥有或管理的已开业的酒店共5117家。此外,集团在全球範围内还有筹建中的酒店共2336家,客房总数约25万间。去年10月底,集团附属锦江股份以现金代价12.05亿元(人民幣,下同)收购Keystone 12.0001%股权;完成后,锦江股份於Keystone持股将由81.0034%增至93.0035%。Keystone主要通过旗下的各个子公司,分别经营有限服务酒店市场的高、中、低端品牌系列,旗下开业酒店3258家,酒店覆盖国内外457个城市。
去年年尾,上海第一家外资品牌管理的五星级酒店上海希尔顿酒店转到锦江国际集团,正式更名为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需要,从而帶领内地酒店品牌走向国际。锦江先后引进了希尔顿、万豪、洲际、雅高、大仓等一批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管理上海希尔顿、外滩华尔道夫、东锦江逸林希尔顿、扬子江万丽、锦江汤臣洲际、和平费尔蒙等酒店。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呈上升趋势,锦江收购更多国际品牌,显得更快速与行业趋势接轨。
截至去年6月底止中期,集团收入按年增加25.3%至92.12亿元,纯利增0.5%至5.55亿元,毛利率改善0.9个百分点至22.7%。 (系列之四)

【拆局解码】港旅游业渐回暖
香港旅游业重拾增长动力,政府最新数据显示,本港零售与旅游业2017年零售与旅游数字终於止跌回升,市场正稳步復苏,消费者信心持续向好。政府统计处公布,去年本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4461亿元,较2016年升2.2%,扭转了自2014年连续3年下跌的趋势。其中,与旅客人数密切相关的珠宝钟表、化妆品等升幅最高,均超过5%。
旅發局数据亦显示,去年访港旅客增3.2%,扭转了连续2年下跌的趋势。其中,2016年访港旅客下跌4.5%。其中,2017年访港内地游客增速初步恢復,同比增长3.9%。
港珠澳大桥成旅游新动力
随着港珠澳大桥以及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新基础设施的落成,有望成为本港旅游市场前行的新动力。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不但让三地成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大湾区的经济發展。广深港高铁方面,香港与内地铁路计划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运营初期每日开行127班列车,不仅开通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还可以直达北京、上海、昆明、贵阳、武汉、厦门等城市。广深港高铁与内地高铁网络的联通,为香港人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也将有更多内地游客将香港纳入短途旅行的目的地。
随着内地人均GDP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持续、人民幣走强,旅游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呈上升趋势,加上内地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旅游业投资额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行业仍处於扩张阶段,经歷了「寒冬」的香港旅游业,正在逐渐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