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资讯
赚取稳定现金流 打工仔必备债券产品
2018-01-23 08:00  点击:94

恒指屡创新高,手持一手股票的股民固然赚到盘满钵满,但对一群日夜为工作拼搏的打工仔来说,不要说分神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有时就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其实,除了股票外,市面上的债券产品,既可赚取稳定的利息收入,亦不用花太多时间管理,最适合繁忙的打工仔。香港商报记者 林展锋

  近年各路财经专家都建议保守及较「懒惰」的投资者买入息口较高的股份作收息之用,目的是以最少价格波动,赚取稳定的股息收入。但股票始终都是较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即使是防守力较高的公用股,面对股市波动亦难以独善其身。假若自问没有多馀时间研究股市,亦不想承受股票的价格风险,不妨考虑投资债券(直债)、债基金(债基)或债券ETF。

  直债:央行收水无损赚息

  市场上一般称投资债券为「直债」,顾名思义就是指直接投资债券。债券是由企业或政府發行的债务工具,目的是借贷来筹集资金。發债机构一般会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及利息,所以买入债券其实是借钱给發债机构。

  投资者买入直债后,可以长期持有债券直至期满,期间定时收取稳定的利息收入;投资者亦可以中途出售债券,赚取买卖差价。前者基本上是稳赚不蚀,唯一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即發债机构无力还债而导致的本金及利息损失,故打工仔即使没有时间打理投资组合,亦能赚取利息收入直至到期日。而后者就要考虑利率因素,假如各国央行进入加息周期,有可能会对债券价格形成一定下行压力。

  但正如上文所述,只要投资者只为赚取稳定利息收入直至期满,就不用太担心利率风险。虽然美国联储局已多次加息,但联邦基金实际利率只在1.3%,仍然处於低水平,而投资级别的中债(5年期美元债券)收益率大约在2%至5%,高息债券(非投资级别债券)更可达8%至10%,投资者只要适当分配风险,投资於票息达5%至8%的中短年期债券,就可以减少因过早买入债券而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

  债基:留意新兴市场债券基金

  投资直债固然好处多,但要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投资者至少需买入超过十隻债券,惟一般债券的最低购买单位高达20万美元或100万港元,甚至更高金额,考虑到初出茅庐的打工仔未必可以负担得起,因此本金较少的投资者不妨考虑债券基金。债券基金的入场费最低为1万元,甚至以月供方式投资,每月供款额若1000元,其买卖渠道亦比债券方便得多,可以透过银行或证券行在网上进行。

  投资债券基金最大作用是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分散风险作用,皆因基金经理会因应投资者选择的债券种类,买入一篮子债券,收取盈利的方法亦与直债类似,就是定期派息及基金价格上涨。百货应百客,市场上债基种类繁多,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於不同货幣、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信贷风险水平的债券基金,因此回报较难一概而论,有些高息债基的回报波幅可高达20%以上。计算债基收益时,由於债基的派息并非百分百来自债券的利息收入,故投资者要计算债基的实际盈利时,需以年底手持基金单位价值减去年初手持基金单位价值,再加上年中所有收到的派息才是投资者在该年赚到的年收益。

  参考大行对今年的固定收益展望,大部分基金都看好新兴市场债券,反而对於政府公债及成熟国家投资级别债则给予「中立」甚至「看淡」评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今年美元有望走弱,对新兴市场的货幣汇价有利。综合大行预测,投资者不妨留意印度、斯里兰卡及印尼的当地货幣国债或投资级别债券基金,在赚取票息之馀,随时可以赚取汇兑差价。

  债券ETF:波动性比股票低

  谈及ETF,投资者都只会想起追踪恒生指数的盈富基金(2800)或追踪国指的恒生H股(2828),但随着ETF越趋成熟,市场上亦出现了追踪原油、黄金、债券指数的ETF。不过,现时在香港上市的债券ETF只有10隻,当中大部分都是追踪中国中短年期国债,当中只有BMO亚洲美元投资级别债ETF(3141)是投资於投资级别债券,虽然其股息率只有3.39%,比港灯(2638)及电能(006)等公用股为低,但胜在价格波幅极低,由上市至今股价只在14.8元至15.9元之间游走。

  值得留意,债券基金或ETF都会随时更换债券组合,即在到期后亦不会将本金發还给投资者,变相投资者需要承担债价风险,故在投资前不妨多参考基金的年度化收益,以及在经济转差时的表现。投资者亦可参考基金权威晨星(morningstar)所给予的基金评级,晨星会把每项至少有3年表现的基金归类,以其作风险和费用调整后的表现跟同组别的基金比较,再予以1至5星的评级,以5级为最好。

  【拆局解码】股市畅旺 中企最开心

  去年中资企业不断發行美元债券,据彭博资料显示,去年共有2157隻中资美元债完成發行,融资总额就超过3139亿美元。与2016年比较,2017年债券發行数目及發行量多出2.43倍和6.23倍。过去三周最少有3家本港上市蓝筹公布發债计划,其中腾讯(700)的發债规模就高达50亿美元,至於另外两家中资企业吉利汽车(175)及舜宇光学(2382)则未有公布發债金额。

  事实上,对投资者来说,股市上升当然可以令资产增值,但对企业来说,股市畅旺亦是「Cap水」的最佳时机,亦即选择配股或發债。站在股东立场,發债当然比配股好,因为企业多数都会以折让价格配股,影响小股民利益,惟胜在简单直接。相比之下,發债的效果就更佳,皆因当企业市值上升时,就可以發行更高金额的债券,同时市场对發债的观感亦会比配股好。

  笔者相信,随着未来股市越来越畅旺,中资美元债的發行量有望继续创新高。由於中资美元债的债息一般比较吸引,因此投资者不妨留意此类型债券。换个角度想,由去年起有某部分高负债的中资股份股价节节上升,升势甚至脱离基本面。假如将企业發债的因素考虑其中,就不难理解箇中玄机。这些股份只要一日仍有發债需要,即使资产负债表「唔够靓仔」,股价也不怕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