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资讯
善用江门地利优势 突破澳门发展樽颈 江门
2018-01-18 08:00  点击:107
  
    
   江门市政协常委、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甄瑞权建议,江澳两地政府应积极探索在江门设置“澳门飞地”,透过组织本地财团或特区政府财政储备参与一级土地开发或合作共建,藉此纾缓本澳土地资源不足问题,并为本澳年轻一代提供创业发展空间。
 
跳出澳门迎机遇
 
       正在江门出席该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甄瑞权表示,十九大已对包括澳门、江门的未来发展有清晰定位,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把大广海湾经济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今年初举行的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也对江澳合作提出新的期许,表明澳门未来发展将迎来新的巨大商机。因此应跳出澳门,把澳门的优势扩展至大广海湾,以解决澳门地小人多的樽颈问题,为澳门未来发展带来后劲,也为本澳年轻一代带来新希望和新舞台。
 
       甄瑞权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江门是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省级新区,规划面积三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开发强度仅为五个百分点左右,符合“现在开发强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最大平台。
  
搭青年创业平台
 
     甄瑞权认为,江澳两地联系密切,往来便捷,两地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大广海湾的空间优势,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在江门划出一块“澳门飞地”,透过组织澳门财团参加“澳门飞地”一级土地开发和建设,或引入特区政府财务储备参与开发,使政府未来可拥有可供使用的土地,也可使财政储备能够“以钱生钱”实现增值。
 
       甄瑞权强调,年轻一代是澳门很好的资源优势,本澳青年平均教育水平高,不少都是外国留学生,学历高、见识广、国际视野阔、懂多国语言,可吸引澳门青年到江门创业发展。也可由本澳财团在江门设立工业园孵化基地,专门针对澳门年轻人创业,并提供厂房、办公、网络、后勤支援,为澳门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并以此加强年轻一代与家乡的联系,增强年轻人的家国情怀。
    
    甄瑞权表示,为促进“澳门飞地”落地和协助年轻人返乡创业,澳门江门同乡会和澳门江门商会愿穿针引线,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同时期望引起江澳两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透过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江澳进一步合作,把江门打造成助推澳门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