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最近进行了一项电话调查,發现预期未来一年住宅房屋价格会上升、下跌或者变化不大的市民同样接近三成,说明市民对楼价预期有明显分歧。调查也發现近七成半人指现在不是买楼的合适时机。
调查询问了市民对现时住宅楼价的看法和对未来一年住宅楼价的预期。近九成(89.8%)受访市民认为现时香港住宅楼价水平「过高」,认为「合适」的市民只有4.2%。近七成半(74.2%)市民认为现在不是买楼的合适时机,仅6.9%市民持相反看法。对未来一年楼价持「上升」、「下跌」或「差不多」预期的市民,分别有29.2%,27.8%和29.3%。三个数字相近,显示市民对未来一年楼价预期相当分歧。
普遍认为高楼价坏处多
当被问及近年香港楼价持续上升对个人的影响,有三成七(37%)的受访市民表示高楼价帶来「坏处多些」,「好坏参半」的有三成五(35.3%),认为「好处多些」的不足一成(7.8%)。然而,调查亦發现,租住或居住在自置单位的市民对高楼价帶来的影响有不同的回应。近六成(56.8%)租住单位市民认为高楼价对个人生活「坏处多些」,近两成半(24.7%)则认为「好坏参半」;但居住在自置单位的市民中,超过四成(42.4%)认为高楼价对个人生活「好坏参半」,而认为「坏处多些」的则近两成半(24.6%)。
在供楼负担方面,住於自置公营房屋者,表示「非常重」和「有些重」的比率为52.4%,表示「不太重」或「完全不重」者则占42.9%,馀下4.8%以「不知道/很难说」作答。居於自置私人房屋者,表示「非常重」和「有些重」的比率为57.8%,表示「不太重」或「完全不重」者则占39.6%,馀下2.5%以「不知道/很难说」作答。即是说自置私人房屋者的供楼负担较自置公营房屋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