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商厦罕有,世邦魏理仕认为,中资企业需求不绝,而未来中环商厦供应甚少,又以用家主导,受加息影响较低,故今年中区甲厦呎价势向上。
去年商厦成为投资市场焦点,核心区甲厦买卖更是风起云涌。世邦魏理仕投资物业部资深董事吴松基指出,去年自从恒地以每呎楼面地价5万元投得中环美利道停车场地皮后,商厦投资市场升温;而长实以402亿元,沽出中环中心75%业权后,商厦业主均反价,令成交量降低。
4年之内新供应少
对于今年商厦走势,他认为从供应及需求两角度分析,中环作为写字楼火车头,价格势向上。供应方面,他指出,未来中环有6至7幅地皮新供应,最快的新供应为恒地早前投得的美利道地皮,涉及34.8万平方呎,他预计恒地购入主要为自用,「很多发展商也拥有自己集团命名大厦,恒地目前尚未有,故购入主要为自用。」其他新供应方面,他指数年后有望推出市场,包括中港道巴士总站、海滨5区、金钟廊重建等,「4年之内中环也甚少新供应,有数十万平方呎楼面地皮,规模不算大,供应有限。」
需求方面,中资企业对中环的需求持续,吴松基表示:「据我们统计,预计未来4年,中资企业需求达550万平方呎,新需求占约380万平方呎,现有机构扩充占约170万平方呎,占中区整体商厦一定比例。」他分析,中资机构不断扩充,首选定是中环。「首先中环既是金融集中地,往返机场亦方便,而一直以来中资机构集中于中环,故其他机构亦希望聚集。此外,很多内地机构原处于中国内陆城市,较少见到海景,故对本港维港两岸景观非常感兴趣,认为海景是优越象征。因此中环海景写字楼甚受中资喜爱。」
业主拒沽货宁收租
他分析,正因中环租金不断向上,令中资机构想买楼面,「很多公司一直租用中环商厦,交租达4至5年,每呎百多元,不少机构有资金在手,如果有机会也想购入自用。」因供应少需求大,吴松基预计,楼价今年升幅1成以上,「中资需求是肯定,唯一不确定因素,是有多少外资机构迁离中环,提高中环空置率。」
即使需求大,他指出,目前业主少有放售商厦。现时中区及边线地段,分散业权的商厦仅为皇后大道中9号、信德中心、环球大厦等数幢,今年则或有中环中心拆售,整体来说放盘仍少,「中环最优质商厦放售太少,特别是全幢商厦,业主沽货后难在同区再买,套现资金亦没出路,故宁持有作收租。」
今年影响投资市场为息口,他认为即使加息,核心区商厦楼价仍硬净,「如果息口向上,中环商厦受影响最细,因为用家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