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旅游承载力有限,引旅客入北区可发展旅游,亦令北区商户受惠。但分流措施提出多年,至今成效不似预期。有商户认为北区要发展旅游根本不可能,先是欠景点、欠特色,区内资源配套难满足需求,担心旅客入区更添混乱,建议三思后行。
有金铺店负责人黄先生表示,北区一直做街坊生意,未敢期望靠旅客带旺区份。始终北区属住宅区,车多路窄,加上景点缺乏,难以吸引旅客入区。即使每年有商会或团体组织节庆活动,如消费嘉年华,成效极短暂且没有延续性。北区要发展旅游根本无可能,商户要维持生意,只能靠打好熟客关系,用“人情味”搭够。
不过,他对北区日后发展旅游不抗拒,只要做好规划,包括交通等配套,不要虎头蛇尾,相信也可带旺客流量。最重要仍然是指引旅客入区的标志要清晰。
人口多承载力有限
食肆东主张女士表示,现时北区商户面临加租、人资压力,加上同类型食肆越开越多,类型齐全,分薄不少客流,竞争渐大。在北区营商已非最好选择,感叹只能见步行步。她对北区发展旅游并不看好,原因是北区人口密集,再引旅客入区相信会造成混乱,届时交通、公共设施使用等更难满足需求,居民只会怨声载道。且北区缺乏特色,承载力同样有限,维持现状已相当感激。
另有商户对北区发展旅游同样不看好,认为现有资源难配合。首先,道路日掘夜掘,连居民出行都受影响;第二,北区没有特色,只有一排排密集住宅,且部分更残旧老化严重,难以引客;第三,商户经营环境恶劣,面对加租压力,不少有特色小铺难以走下去。
因此,按照目前资源,北区只能继续安份守己朝民生区发展。政府与其花心思去活化,不如着力扶助商铺,创建适当的营商环境,让商户继续为居民效力,更贴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