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商务厅巡视员罗练锦近日表示,广东自贸区自二○一五年四月挂牌以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粤港澳合作等形成三百八十五项制度创新成果。
自贸区经验推广
罗练锦在广东民声热线上表示,广东自贸区发展和外商投资政策时指出,今年自贸区又将争取在全省复制推广投资、贸易和人员出入境便利化三大类、十六项改革创新试点经验。
比如广东自贸区扩大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区域、“保税+实体新零售”保税展示交易、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无疫通行等,将发布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法制建设、金融创新等七十五项创新案例,供各地借鉴。
又比如,广东自贸区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对一百卅八项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等改革,企业“准入”以及“准营”同步提速。
产业排除法引资
例如广东自贸区对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等市场,可有效调节的五项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对政府需要规范引导、涉及公共利益的首次进口化妆品等四项行政许可事项,改审批制为备案制;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有效管控风险的廿四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罗练锦称,最近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也就是“外资十条”,围绕外资企业在广东投资的核心关切,聚焦优质外资项目、聚焦世界五百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聚焦总部经济或地区总部、聚焦研发创新,提出十条含金量高、务实管用举措。
比如在扩大市场准入方面,广东根据国家部署,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制造、通用飞机维修、外资银行等领域扩大开放。
又比如在财政奖补方面,广东对重点投资项目按投资金额不低于百分之二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一亿元;再比如在用地保障方面,对重点制造业外资项目用地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总部自建办公物业用地“应保尽保”等。
其中广东吸引外资新措施从产业上采用排除法,即排除了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类金融业,都不会纳入奖励范围。具体包括外商投资金融租赁企业、商业保理企业都不会获得奖励。
再有从外商投资项目规模看,也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才给予奖励。例如在外商投资的新企业中,外商当年实际缴纳的注册资本金额要超过五千万美元,才能获得新项目奖励。
外资增投有奖励
此外对老企业增资项目,年实际外资金额超过三千万美元,包括增加注册资本扩规模和生产新产品,当年实缴的注册资本超过三千美元的给予奖励。此外引进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外商当年实缴注册金额超过一千美元也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