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9月21日电(记者 王雄 通讯员 黄忠族)来自泉州检验检疫局消息,自9月20日起,福建自贸区部分改革创新成果率先在泉州综合保税区推广实施,其中涉及检验检疫部分10项。
据介绍,此次在泉州综合保税区推广实施的10项检验检疫改革创新成果有四个特点。首先,紧贴产业特色,包括进口食品检验监管“三优”模式、进口酒类定制贴标监管模式、进口灌装酒类“集中报检、分批出区”、进口食品转口贸易便利检验监管模式等4项措施。其中对进口食品检验监管“三优”模式,是指检验检疫部门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进口食品优化现场查验,优化抽样检测,优化放行监管。而对进口酒类定制贴标监管模式,是指对贴有简易标签的进口瓶装葡萄酒,在入区时加贴商标和中文标签的,检验检疫部门采取“入区检验+贴标监管+出区核销”的监管模式,在保证其合法和内容真实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在区内加贴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商标信息。
其次,突出简政放权。包括出口食品企业备案“双免”模式、入境自用工业品或经加工复出口的进口原材料“符合性验证”模式、检验检疫无纸化查验和无纸化放行等3项。其中出口食品企业备案“双免”模式中,对区内已获得HACCP认证、ISO22000认证或ISO9001认证的出口食品企业,在备案或新增产品时免于提交纸质材料、免于现场考核(即“双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三,强化关检合作。包括关检“监管互认”、“互联网+保税展销”模式2项。其中关检“监管互认”中,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强化协作,对特定商品、对高资信企业互认对方查验或检验检疫结果和数据,推进口岸查验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提升通关速度,降低企业成本。
第四,优化对台服务。包括允许台胞凭台胞证申请报检人员备案1项。对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台湾创业人员,凭台胞证申请报检人员备案,方便其自主从事进出口报检业务。
泉州综合保税区于2016年年初由原泉州出口加工区获国务院批准升格设立,是泉州市唯一的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产业涉及航空修造、高端印刷、光电电子、酒类食品、保税仓储、电子商务及进出口贸易等。2016年进出口总值24.9亿美元,在全国61个综合保税区中列第16位。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