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指出,近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华永道等多家国际机构相继发布经济预测报告,均对中国经济予以积极评价和正面期待。「塌方式」下滑、「硬着陆」等论调黯然收场,国际社会转向看好中国经济。
文章引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研究报告指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亦发布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5%,后两者更指出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将企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去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使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态势,特别是末季的增速比普遍预期要好。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如科技研发、设计等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因此,国际机构普遍上调对中国经济的走势预测。
牛犁又称,中国去年的增长并非建立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供给之上,而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呈现的态势。国际机构往往根据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未来走势,这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