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16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访问时表示,中央將香港科研界纳入到国家科研体制,將极大促进內地与香港科研界交流合作,支持香港及大湾区的科学发展。
此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科研专项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等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作为去信联署的在港两院院士之一,唐本忠感触颇深。
因在高效能聚集诱导发光现象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唐本忠曾於今年初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距离他1994年初来香港,已有20余年。
回忆当初因科研经费不足、申请程序繁琐而最终放弃一项手性分子分离技术的相关研究时,唐本忠仍倍感遗憾,“那是我20年前的梦想,如果当时有经费,可能我现在研究的方向都不一样了。”
他认为,在香港,支持基础性研究的研究资助局和支持应用性研究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金额都不足够。过往他和广州一些医院进行生物工程及药品研发的合作,想请內地研究人员来港进行交流都不行。
唐本忠坦言,没有想到,这个在香港科研界老生常谈的问题,会“这么快、这么好”地得到习主席的回应。他认为,这对香港科学家是利好消息,更是中央將香港科学界纳入国家科研体制、支持香港及大湾区科研发展的重要体现。
“科技在现代意义上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地位,所谓‘强国’始终建立在科技实力上,国家经过原始积累,往更高层面发展,必须要走科技强国的道路。”唐本忠说。
为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香港近年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上作出眾多努力。但唐本忠认为,无论是特区政府在扶助科创企业,或是民间资本对创科的投入,力度都稍显不足,特別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的创科风气上,香港仍需继续努力。
他以临近国家为例解释,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虽资源匱乏,但都极具危机意识,始终走科技立国的道路。“香港背靠祖国內地,这本是香港的优势,但一不小心,会变成一个负担。”
唐本忠同时指出,此次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带来科研经费过境来港,或会形成一个“倒逼机制”,促使特区政府更加重视对科研领域的投入,更多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近年,不同香港高校均在內地设立研究中心,唐本忠觉得这跟过往香港科研人员无法直接向內地申请科研经费不无关係,现在困境解决,他们的定位或可往內地与香港创科发展的“中间人”角色上转型,加强与內地大型创科企业之间的联繫,促进香港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