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资讯
在港發债15亿可获资助 發行人须为首次發债机构
2018-05-14 08:00  点击:127

    金管局昨日公布债券资助先导计划详情,向首次来港發债的合资格發债人提供资助,每次资助额高达250万元。金管局指,期望一系列有利措施有助提升香港在亚洲债券市场的市占率。

  债券资助先导计划公布

  金管局發布计划细节,规定合资格债券须符合以下条件:於香港發行;發行金额最少达到15亿港元(或等值外幣);全数由金管局营办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託管及结算或於联交所上市;以及在發行时,在香港须向不少於10人發行,向少於10人發行的,其中则不能有發债人的相联者。

  在资助金额方面,每笔债券發行的资助金额相当於合资格發行费用的一半,若该笔债券、其發债人或其担保人具金管局承认的4间评级机构所给予的信贷评级,上限为250万元;若不具备信贷评级,资助上限则是125万元。每个發债人最多可为其两笔债券發行申请资助,计划为期3年。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债市是香港资本市场重要和增长迅速的一环。以上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加上近年的相关工作项目,例如「债券通」,将令本港市场更多元化及为香港的市场帶来更多流动性和商机。该局将与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共同落实这些措施,以及推动香港金融业界的發展。

  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李永诚也指,对本港债券市场前景乐观,他引述亚开行统计,香港是亚洲(除日本外)的第三大债券市场,發行量占约10%,他希望透过该先导计划提高本港在亚洲(除日本外)债券市场的占有率。

  李永诚预料,计划将吸引更多發行人来港發债,为金融服务业帶来更大商机。他估计,每笔發行帶来的经济效益可达750万至1500万元。他透露,计划资金来自财政预算案中支援金融服务业發展的5亿元,预料初期将有1.5亿元用於债券先导计划。

  债市将成金融业新增长点

  本港银行界对新措施均表示欢迎。中银香港投资管理总经理陈少平表示,欢迎香港特区政府一系列深化本地债市發展的措施,预期「债券资助先导计划」将可为市场注入动力,推动整个金融产业链的發展。

  陈少平指出,香港拥有先天优势,金融市场配套成熟,融资成本具吸引力,加上完善的法律制度、经验丰富的债券承销团队及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对於企业来港發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本地债券市场将有望成为金融行业的新增长点。

  汇丰资本巿场亚太区联席主管陈绍宗表示,汇丰欢迎当局推出债券资助先导计划(PBGS),透过吸引更多發行人,本地和国际投资者有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这不仅能扩大本港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进一步鞏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首笔绿色债券将落实

  另外,金管局已就香港绿色金融市场及香港政府绿色债券發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委任顾问,并会将相关的研究结果向香港政府报告。视乎立法进度,金管局已做好準备协助香港特区政府遴选相关的安排人以發行首笔绿色债券。

  同时,金管局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将於今年6月14日共同主办绿色及社会责任债券原则年度会员大会及会议,并与人民银行将就中国内地与香港绿色金融机遇举办联合座谈会。

  【新闻背后】内地企业發外幣债多经香港

  金管局昨公布债券资助先导计划的详情,可算是香港债市發展的一个里程碑。不说不知,香港早在1998年便推出首个發债计划,及至2001年,按证公司再创新猷,将债券「零售化」,向零售投资者發行债券。此外,金管局又發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确保市场有大量优质的港元债券,作为流动性管理、投资及对冲的工具。

  金管局是负责统筹落实「政府债券计划」下的债券發行,并管理计划所筹集的款项。另外,金管局在1990年便已经建立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entral Moneymarkets Unit,简称CMU),多年来为在香港發行的港元及外幣债券提供一站式优质可靠的结算、交收及託管服务,参与成员达200多家。

  另外,「债券通─北向通」於去年7月启动,CMU也在打通两地债市立下功劳,使内地债市的「一级託管」和国际通行的多级託管(nominee holding)模式并行,充分体现香港「国内境外」的独特角色和地位。

  内企發外幣债金额逾2200亿美元

  随着各界对绿色债券加深认识,加上香港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种种配套优势,将吸引更多企业在港發行绿色债券,再结合近年内地企业「走出去」,需要庞大资金拓展海外业务,融资规模亦相当可观,香港债市發展可谓潜力巨大。

  事实上,内地企业积极通过香港金融市场融资,不但利用股票集资,当中不少公司更多次在香港發行美元债券或俗称「点心债」的人民幣债券。根据亚洲开發银行统计,内地企业去年發行外幣债券金额超过2200亿美元,当中有相当规模经由香港發行。 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