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据海南省發改委消息,经双方政府批准,海南与香港两地决定在十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这十个方面,包括旅游、经贸、金融等。对此,受访专家表示,香港、海南这两个自由贸易港通力合作,将是共赢的格局。专家指出,对於香港来说,通过与海南合作,可以融入国家發展大局,超越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对於海南来说,尽管中央给其很高的定位,但目前海南仍缺乏人才、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资源。通过与香港合作,可以学习香港先进的现代服务业發展经验。
琼港两地将通力合作
据内地媒体报道,琼港两地决定在旅游、经贸、金融、会展、文化体育、青少年交流和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治安管理、气象合作这十个方面展开交流合作。
事实上,早於4月14日「国务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到,鼓励海南与有关省区共同参与南海保护与开發,共建海洋经济示範区、海洋科技合作区。密切与香港、澳门在海事、海警、渔业、海上搜救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而此次,海南与香港更是在各方面展开通力合作。记者观察到,在这十个方面中,金融、旅游以及金融等方面,两地的合作尤为深入。在旅游方面,香港配合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强「一程多站」旅游联合促销。继续依託亚洲邮轮平台促进合作。支持共同举办或互相参加双方旅游节庆。在经贸方面,香港探索在琼建设服务贸易合作园区。鼓励海南企业通过香港实施「走出去」战略;香港支持琼方企业在港發展总部经济,支持琼方在港举办总部经济招商等活动。鼓励两地企业合作建立销售网络,互拓对方市场。
合作促两地共赢
关於合作对两地的影响,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而海南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建成自由贸易港。这两个自由贸易港相互媲美,将保留各自的特色。
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尚没有建成自由贸易港的範例。如果海南能够成功全球认可的自由贸易港,这个意义是非比寻常。「当然,这靠海南自身發展还不够。需要与香港通力合作。这两个自贸港经过合作后,迸發出的力量则很大。对於香港来说,通过与海南合作,可以融入国家發展大局,超越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对於海南来说,尽管中央给其很高的定位,但目前海南仍缺乏人才、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资源。通过与香港合作,可以学习香港先进的现代服务业發展经验。总之,这是共赢的格局。」
海南不仅限於香港模式
4月14日,海南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消息發布后,外界一度认为,海南或许将建成另外一个香港。
对此,林江认为,海南可以借鉴香港的模式,但是,海南的目标应不仅限於發展成为香港的模式。「我觉得,中央要在海南建设自贸区并不是要再造一个香港。一方面,香港是一国两制制度,海南完全复刻香港模式,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央应该是有更长远的目标,甚至希望海南是超越香港。而要达成这一目标,要一步一步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颜色预计,国家在打造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会部分参照香港,在具体措施上可能赋予海南省更大改革自主权,如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在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交易方面给予充分的自由度。
「讨论这个问题实在是为时过早了,海南先把第一步走出来再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是国际大都市,海南是经济特区,应认清事实、摆正位置,承认两者在经济自由化、贸易国际化上有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