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盘越来越贵,究竟有几贵?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以一手私宅买卖登记计算,今年首季每宗平均售价达约1608万元,除连升两季之外,更迫近2011年第3季约1699万元最高纪录,创1996年有纪录以来的季度次高水平。首季平均每宗成交价最高者为长实(1113)荃湾西「海之恋·爱炫美」。
就本季每宗均价有否可能继续上升,陈海潮指出,上季(2018年首季)均价提升,主要动力来自有焦点新盘推大量面积较大单位(约1000平方呎或以上)。本季虽不乏逾千伙的大型全新盘,但發展商有机会先推细单位,目前难言每宗均价一定会破顶。
据利嘉阁综合土地註册处资料,今年首季应市新盘中,新界区表现较突出。平均每宗成交价最高者为长实荃湾西「海之恋·爱炫美」,期内录得118宗登记,平均每宗金额高达约2005万元。至於最热卖的单一新盘,是新地(016)马鞍山「雲海」,登记总值35.15亿元,平均每宗成交价约1292万元。

利嘉阁研究部主管陈海潮。
本季新盘登记上望5500宗
值得一提的是,楼价越来越贵同时,新盘首季销量有减少迹象。今年首季全港只录得2691宗一手私宅买卖登记,较去年第四季的4201宗减少36%,连跌3季并创8个季度新低。首季涉及登记金额432.79亿元,较去年第四季的571.68亿元减少24%,为8个季度以来最少。
陈海潮指出,初步推算次季一手登记宗数有力倍升,挑战5500宗的水平,料较首季升1.04倍兼创4个季度新高;至於涉及金额粗略估计可达800亿元,按季料升85%。他解释称,宗数料急升,除了会德丰(020)「MALIBU」有逾千宗个案肯定可落入次季的登记外,并尚有3个逾千伙的大型全新盘有机会开售,如日出康城6期、屯门「上源」及白石角「嘉熙」等。
就楼价高港人上车难情况持续,有学者认为,政府是时候考虑「出重药」。中大商学院助理院长李兆波建议,政府可以推出特别税项,针对拥有大量单位的业主,目的是增加屯积单位的成本;至於政府早前曾提出研究的「空置税」,李兆波认为此举可行应实施,税率可考虑楼价20%左右,高於印花税。

二手逾千万元成交占比创新高
香港置业行政总裁李志成表示,据土地註册处最新资料显示,上月全港逾千万元二手住宅註册占比,继续创纪录新高,3月升至约15.6%,较2月约15.1%增约0.5个百分点,连升2个月,意味购买力持续投向逾千万元住宅。
农曆年是楼市传统淡季
按分区划分,三大分区表现各异,其中港岛区占比高达约44.6%,较2月约43.1%增加约1.5个百分点,几乎已占「半壁江山」。反观新界区3月占比约27.2%,较2月约29.1%减少约1.9个百分点。而九龙区占比约28.2%,较2月27.8%增加约0.4个百分点。
不过,农曆新年是传统淡季影响,拖累单月逾千万元物业註册量失守600宗关口,录得567宗,较2月的670宗下跌约15.4%,连升5个月后首度回落,兼创近4个月新低。
交投疏落下,3月港岛、九龙及新界三区逾千万元二手住宅註册量全面报跌,其中新界区录得154宗逾千万元二手住宅註册,较2月的195宗下跌约21.0%,跌幅最多;九龙区录得160宗逾千万元二手住宅註册,较2月的186宗下跌约14.0%,跌幅居次;而港岛区录得253宗逾千万元二手住宅註册,较2月的289宗下跌约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