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博鰲亚洲论坛2018年会发佈的亚洲竞爭力报告,中国在亚洲经济体综合竞爭力评估指数排名连续5年稳居第九位。
据新华社报道,博鰲亚洲论坛8日发佈的《亚洲竞爭力2018年度报告》指出,得益於世界经济复苏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亚洲经济体经济整体向好。报告同时提醒,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该报告对37个亚洲经济体竞爭力进行评价分析。从综合竞爭力排名看,“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综合竞爭力的排名与2016年度相同,仍分別位列第1至4位。中国排名连续5年稳居第9位。从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看,中国的整体经济活力竞爭力位列首位。中国综合得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有所下降,但近7%的增速带来可观的增量,对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仍较为重要。
报告称,亚洲经济体经济跟隨世界经济復甦的步伐整体向好。2017年,除朝鲜外,东亚区域其他各经济体经济整体趋稳向好,呈现较强復甦態势;受惠於外部投资和出口增长等因素,东盟跃升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东南亚各经济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南亚、中亚、西亚、大洋洲多数国家以及俄罗斯经济也趋稳向好。
“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亚洲开放型经济体需要规避陷入贸易保护的陷阱。”博鰲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过去2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年均增长6.8%,增幅高於其他地区。经验表明,亚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宽鬆的外部环境,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小型经济体更是依赖与外围经济的联动发展。
报告称,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將处於重要地位,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仍然大於竞爭,特別是亚洲各经济体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它们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开展互利合作將惠及各方。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亚洲各经济体应继续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