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昨发表的新股市场首季回顾展望显示,本港首季有多达64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39只增64%,集资总额录得244亿元,按年更增84%,本港IPO金额排名与去年同期相同,维持全球第5位。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领导合伙人欧振兴昨预计,內地开放的中国预託证券 (CDR)目前只是针对大型的红筹企业,相信对本港市场影响较小,料下半年本港新股市场有望保持全球三甲位置。
全年IPO额料1900亿可保三甲
德勤预计本港今年全年將会有150只至160只新股上市,集资额1,600亿到1,900亿元,按年增25%至48%,其中至少有5只与医疗保健、互联网金融和科技板块相关的超大型新经济概念新股,而“非同权”新上市制度预计在本月下旬生效后,一些有內地或者海外背景的生物科技公司预计会隨后申请上市,令来港上市新股增加。
欧振兴续指,现时香港上巿制度改革,包括全新的主板和GEM上市要求於2 月中旬生效,以及即將为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財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为便利第二上市开闢通道所作出的上市规则修订,將使香港资本市场更上一层楼。
內地CDR与港上巿新制可配合
继不同的互联互通计划推出后,內地计划开放予於海外上市的超大型红筹,以及尚未於境外上巿来自七个创新领域的境內企业发行A 股/CDR,將会与香港的全新上巿制度互相配合,为中国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独角兽企业提供全面的上市选择。
他认为,虽然內地CDR政策可吸引海外大型企业,不过其市值要求相对较高,有机会五大新经济巨企才可以过关,料令亚洲区企业转投於本港上市。不过,他表示,美国税改以及加息措施持续令到资金流入美国,而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脱欧谈判,或会影响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不排除部分企业会因而延迟上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