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资讯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国發
2018-03-26 08:00  点击:129

    昨日上午,中国發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全球政、商界精英荟聚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对经济高质量發展充满信心。人行行长易纲履新后首秀,阐述中国金融的三大主要任务和主要风险。财政部部长刘昆谈及财税体制改革,表示将合理提高个税减除费用标準。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谈發改委机构改革称:「瘦身」是手段,「强体」是目的。

  全球政商精英荟聚

  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务院發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發展研究基金会承办,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正式会议上,中国政府高层同全球商界、政界精英以及中外学者围绕主题展开「迈向高质量發展」「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政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高质量發展阶段的中国製造」「创新引领未来:商业领袖的洞见」等议题进行探讨。

  除了中国政府高层外,包括苹果CEO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在内,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及中央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负责人也出席了此次论坛。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我们对经济高质量發展充满信心,希望世界各国就能够更好地搭上中国發展的「快车」。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说,中国经济社会發展已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变革。经济發展最鲜明的特徵,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發展阶段。对经济转向高质量發展阶段的认识,是理解把握中国经济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就能够更好地制定發展思路和政策;各类市场主体就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發展壮大;世界各国就能够更好地搭上中国發展的「快车」,与中国实现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共同發展。

  韩正强调,推动高质量發展,要坚持把發展作为第一要务。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创新引领發展,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提速;坚持城乡区域协调發展,塑造区域發展新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一帶一路」建设为重点,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6.5%为经济增长科学增速

  韩正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具有客观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高速增长之后都有增速减缓的过程,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更紧,速度降低些是合理的、是符合规律的。

  中国把经济增长目标调到6.5%左右,是对经济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自觉适应。6.5%的增长速度已经很高了,把这样的中高速增长保持下去,就能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韩正表示,中国發展前景光明,我们对经济高质量發展充满信心。中国要办好自己的事,也将继续發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锺山:中国开放不是因惧「大棒」

  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公众号昨日消息,商务部部长锺山已应约会见美国鲍尔森基金会主席、前财长鲍尔森。会见时,锺山就中美经贸关係和中国对外开放阐明立场:第一,要认识到中美经贸关係的重要性。第二,中国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将给美国和世界帶来更多發展机遇。中国的开放是自主开放,不会在别国挥舞「大棒」压力下被动开放。第三,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双向贸易和投资能达到今天的规模,证明两国对话合作是有效的。中国不愿意打贸易战,但中国也不怕贸易战。

  对此,鲍尔森表示赞同。他指美中关係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係,美中合作才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如果双方在经贸领域出现问题,在其它领域只会更加麻烦。美国工商界是支持美中关係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希望美中發生贸易战。

  对於中美贸易问题,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昨日在中国發展高端论坛上也表示,中国不希望跟美国打贸易战,不希望跟任何国家打贸易战,但是中国利益受到损害,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来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双方通过合作和磋商,能理性採取措施来解决分歧。

  真正对等开放不现实

  他指出,对等开放并不一定公平,因各国国情有差异、开放程度不同,真正做到对等开放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不符合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和非歧视原则。王受文说:「我们和其他的WTO的成员一道,推动达成了WTO贸易便利化的协定,使全球的贸易成本有可能减少14%。我们一起推动取消了WTO框架下的农业出口补贴,国际农产品的贸易环境将有所公平。我们成功地和其他的WTO成员一起结束了信息技术的扩围谈判,取消了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像苹果的库克董事长,你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当日,王受文还表示,在传统货物领域,中国的关税水平在不断下调。考虑到贸易结构后,中国贸易加权的平均关税只有4.4%。这非常接近發达国家水平。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昨天在中国發展高层论坛發表演讲称:「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逆势而动、重搞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搞单边主义和打贸易战损人不利己,只会引發更大的衝突和负面影响。」

  易纲:金融开放与防风险并重

人行行长易纲阐述了中国金融的三大主要任务。

  会议上,人行行长易纲在分论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政策」發表了上任后的首次公开演讲。易纲回顾了2017年的宏观经济和货幣政策,阐述中国金融的三大主要任务和主要风险。

  管好货幣供给总闸门

  易纲表示,目前中国金融的主要工作,一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幣政策;二是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三是打好防範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保持金融稳定。对於如何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幣政策,他表示,2017年以来,可以看到货幣政策更多地关注品质的提高,在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的同时,更加侧重於转变發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易纲提出,下一步中国的货幣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总体上要鬆紧适度,管好货幣供给的总闸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保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对於金融改革,易纲表示,要稳步推进,完善市场机制和调控机制,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發挥政府的作用。同时,要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他说:「开放帶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市场风险不能都给政府

  对於如今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易纲指出,一是宏观上仍然存在着高槓桿的风险;二是部分领域和地区的金融三乱问题(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仍然比较突出;三是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风险。对此,易纲一一给出药方:一要稳住宏观的槓桿,健全货幣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的调控框架;二要深化金融和其他领域,特别是关键领域的改革;三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儘快补齐监管的短板。

  对於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风险,易纲表示,市场波动时有發生,我们要防範系统性风险發生,同时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能抵御风险。对於中美贸易争端问题,易纲就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化解。易纲还表示,我们还要有法治化、市场化、道德风险的考虑,对市场风险要有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化解,不能什么都摊到政府身上,企业家庭政府要各有各的定位。

  刘昆驳中国市场化倒退

  同易纲一样,此次發言也是刘昆在担任财政部长后首次在国际大型论坛亮相。

  在回答有美国代表认为「中国市场化进程倒退是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威胁」说法时,刘昆表示,对这个说法很难理解,「中国市场化进程倒退」的前提是不存在的。

  刘昆还表示,今年财政部将改革个税制度,根据居民基本消费水平变化,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準。

  刘昆表示,中国将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徵管制度。优化税率结构,完善税前扣除,规範和强化税基,加强税收徵管,充分發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根据居民基本消费水平变化,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準。

  与会的国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回答發改委如何贯彻此次机构改革的问题时指出,此次机构改革,發改委重要的任务是「瘦身」、「强体」,并将稳步推进七项职能的调整。其中,由市场去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这方面职能,發改委将彻底放乾净。

  观点

  郭台铭:网络经济有局限性

  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郭台铭昨日在2018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表示,「传统的经济、传统的製造业经歷了这么多年以后,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工业製造的领域發现,任何的经济最后要落到实体经济上。网络经济有它的局限性,怎么样也不能按(出)一碗泡麵。」

  兰德斯:中国会赢得更多商机

  挪威商学院教授乔根‧兰德斯昨日表示,「中国将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發挥重要作用,相信未来10年到15年内,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将为中国创造洁净的环境和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