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合作 » 招才引智 »

培养杰出创新人才“两策”

 一要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要举全国之力,完成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另一方面要突出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

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太低,2008年我国的研发(R&D)投入约占全国GDP1.52%,而发达工业国家的研发投入均超过GDP2.5%。美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一般要占研发投入的15%左右如美国为19%,韩国为15%,日本为12%,而我国仅为6%。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这是原因之一。

世界各国高校是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大多集中在高校。建议在教育部设立基础研究基金,进一步发挥由高校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在基础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

组织开展基础研究不能照搬“计划经济”或“攻关”模式,不能定硬指标限期完成。只有创造条件,让教授及年轻学者安心研究、潜心思索、长期积累,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杰出创新人才才会脱颖而出。

二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取消单纯用量化指标对学校考核或排名,如以多少个院士、长江学者,多少篇论文为指标等。现在很多大学校长都把精力用于追求“数字化”,忽视了大学培养人才和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根本任务。

遏制“官本位”,摒弃行政权力过大、过分干预教学科研的做法。例如,有的学校以校长、院长甚至系主任的研究方向为重中之重,造成了学校资源的分配不公。教授当了校长,是否可以暂时离开他的研究岗位,全心全意为学校作贡献?获得诺贝尔奖的高锟教授当年就是这样做的。还有的学校学术委员会或教授会形同虚设,投了票也不公布,走走形式而已。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教授们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真正发挥教授的作用,学校有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必须征求教授们的意见。

要给教授宽松的科研环境,不要以论文数量考核正副教授。很多教授整天忙忙碌碌,不少教授埋怨: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根本没时间安心作科研”。对正副教授的晋升则要从严掌握,有的学校博士生毕业刚2年就晋升为副教授,有的教师刚晋升副教授不到2年,又晋升为正教授。这种火箭式的提升,造成一批年轻学者心浮气躁,不少人过早脱离了科研第一线,或不再努力去拼搏,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建议对博士或博士后一般须经过57年的严格考核,才能晋升为副教授。晋升为副教授后就应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一般可每5年考核一次。

名师、教授必须上讲台。在国外,最有声望的教授要上讲台。目前国内很多大学教授以科研忙为由不讲课是不能成立的,不上讲台的教授应取消他的教授职称。

博士生的培养不能搞批量生产。有的学校导师一人指导几十个博士生,毕业时还不知道学生的姓名,这也是造成“论文抄袭”丑闻的客观原因之一。博士生导师指导博士的数量要有限制,如清华已有规定,一个导师指导博士生不能超过10个,每年招生人数不能超过两个。博士生培养要从严,导师要言传身教,要实行淘汰制,不能到年头就能拿学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