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经济 » 会展资讯 » 正文

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前瞻

发布日期:2020-11-11  浏览次数:153

从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及近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数字经济”发展进度来看,具备“万亿市场”潜力的中国—东盟“数字产业”领域的潜力正在逐渐释放,人才、智能实现的大量成果,正在通过直面终端需求的群体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潜力一:数字产业创新启动“早期收获”走“高质量”之路

泰国种植园中的香蕉、红龙果、荔枝等不同水果的生长状况、套袋采摘、收割后的香蕉切片、低温烘干等等,在桂林荔浦果农李金书眼中一览无遗。“手机App和微商平台点对点销售,倒推水果采摘后的最佳食用时间,在品质最好的时候送到客户家中。”

18年前,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是吸引李金书前往泰国开辟水果种植园的核心原因。在长达10多年时间里,李金书的团队都要常年在泰国跟踪种植状况,严控种植环节农药用量,采摘环节防止损伤水果、冷藏运输检查冷藏温度……2017年之后,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企业能够“精准掌握”每一个细节,能够将田间地头及生产环节的所有细节,即时发送给中国珠三角、京津地区、长三角的终端消费客户。

如今,东盟持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13.2%,拉动与东盟贸易增长0.8个百分点。广西师范大学全球经济史专家、博士生导师徐毅说:“数字产业”能够为自贸区农产品从初期“早期收获”进入到追求口感、品质的时代,数据图景的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价值、品牌影响力和体验度。

潜力二:扶贫“大数据模式”创新,东盟多国“借鉴之路”

建档立卡实现“精准帮扶”,“授人以渔”实现产业脱贫……我国通过大数据方式推动“精准扶贫”的模式,引起了东盟国家的浓厚兴趣。

印尼民主斗争党教育培训部主任、国会议员伊娃·孙达丽在广西考察过程中注意到,百色隆林供电局与职业学校通过共同培养贫困户电工证的方式,为获得电工证后85%的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我们注意到中国脱贫的模式是通过产业基础带动就业目标实现,这一点值得东盟国家认真学习借鉴。”

泰国国民力量党中央执委瓮阿·班亚查拉认为: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同等重要,通过更大范围、更加精准的“数据”模式,能够找准贫困发生的“痛点”“难点”,集中发力。据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60%的人口从事农业。“我们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并设立配套乡村基金让农民实现从贫困到中高收入的转变。这些都需要加强数据领域的应用和学习。”

潜力三:5G需求启动投资消费庞大空间

思科预测:到2025年,东南亚的5G用户的综合市场空间发展的价值巨大。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2019年发布的报告指出,东南亚手机终端移动用户数量将从2018年的4.49亿增加到2025年的5.1亿。在亚太地区,5G网络到2025年有望占到全部通信量的18%。

业内人士分析称,我国企业加快与东盟5G建设需求的对接,迫切需要从技术推动、服务提升、资金注入等领域着手,打造“全产业链”的5G建设模式,为东盟国家“补短板”“强弱项”,在帮助东盟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推广。

潜力四:“数字人才”启动巨大“教育空间”

东盟国家和地区5G发展有“人才需求”。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办公室秘书长卡尼表示,目前泰国职业中专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存在不足,比如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对口。市场上急缺的人才大多是数字应用、交通物流、轨道运输系统、机器人、动力技术等领域。他们正在制定符合人才结构发展的大纲,培养真正适合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

目前,华为、腾讯、阿里、京东等电商、社交平台企业正在东盟布局研发团队,并招纳大量合作伙伴进行5G生态的研发和构建。新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军认为,按照通信业态发展来看,围绕5G的技术创新团队完全能够成就大量“独角兽”企业。

(来源:新华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