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丝路
新华丝路朱巴4月15日电(记者黎华玲 曾涛)南苏丹总统基尔日前宣布,随着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S)临近交付,南苏丹即将从邻国苏丹收回对其主权空域的控制权。
南苏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是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唯一一个空中交通管理合作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项目。
日前,基尔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主持全国议会时表示,南交通部和民航局正同苏丹相关部门以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谈判,将顺利从苏丹手中接回南苏丹高空空域的控制权。
“完全控制我们的领空将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注册航空公司,并从往来飞行器及其航线中收取费用。”基尔强调说,这将极大拓展南苏丹非石油收入,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该项目是中南两国的合作项目,除工程建设外,中方还负责培训南方技术人员,使其具备管理空域的能力。记者在朱巴机场看到,沙漠黄为主色调的南苏丹国家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新建塔台及航管楼崭新地屹立在核心区域,周边停机坪上停放着各商业航空公司飞机以及联合国各机构的人道主义救援飞机。塔台顶层则是塔台管制室,内设空管自动化、航行情报、航管信息管理、自动通播、气象服务、地空通话等系统终端。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苏丹空管系统项目商务经理Ajongo Domasio Unguec说,中国港湾的技术工程师毫无保留地教授当地员工,使其具备高空空域管理能力。“所有南苏丹人都在期待国家收回高空空域管理权的那天。这一天越来越近了,我们对中国的感激溢于言表。”他说。
2011年,非洲国家南苏丹独立建国。然而,南苏丹领土上空的高空空域一直由邻国苏丹管理。2016年,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协调下,南苏丹与苏丹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协议,以管理和控制其领空。根据该协议,朱巴将在培训和获得合格的工作人员来监督该系统后,接管其高空空域的控制权,从而能够向使用该空域的所有飞机收取费用。
然而,由于国家社会经济落后,南苏丹一直未能满足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提出的要求。苏丹一直掌握南苏丹高空空域的控制权。
第一次转机出现在2017年。
原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年久失修,跑道破损严重,被外界戏称为“补丁机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应南政府请求,中方向南方提供优惠买方信贷支持朱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3月开工,2017年3月建成并移交南方。
项目建成后,朱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60%以上,国际航班吞吐量翻了3倍,每年为南方带来可观的直接和综合收益。基尔总统曾多次公开感谢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推动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当现代化机场、高标准跑道出现在朱巴,南苏丹政府坚信,只有中国能帮助他们建设空管系统,助力南苏丹收回高空空域管理权。
第二次转机则是2020年。
当年6月,南苏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动工。可以对进入南苏丹领空的飞行器进行通讯、导航及监视。中国港湾聘用的南苏丹员工遍布工程、行政、公共关系、技术和安保等多个岗位,全面参与和见证了项目建设过程。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苏丹办事处国别经理郑磊介绍,空管系统建设期间,约300名南苏丹人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工作。目前,该项目已近完工,交付南方后,南苏丹政府将从苏丹政府手中收回高空空域管理权,完全接管本国领空。
郑磊表示,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约2亿美元融资建造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项目完成后,将是南苏丹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重大进步,也将促进其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意义重大。“作为建设者,能为南苏丹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中国力量,我们深感责任之重要,将不辱使命,为中南友谊添砖加瓦。”
南苏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为南建设全国空域管制中心、机场与航路导航系统、航路与空域监视系统、通信系统、朱巴新塔台及航管楼,并为南培训一批管理、管制和技术维护人员。该项目使用中方援外优惠贷款建设,合同工期3年。
作为曾任职于南苏丹政府高层的人员,Ajongo Domasio Unguec对南苏丹的空中交通管理项目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说,南苏丹独立以来,高空空域从未独立。空管项目建成后,飞机通过南苏丹领空时,南苏丹政府可以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独立管理本国空域,并获得经济收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通过与中国合作,南苏丹人民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社会经济发展经验。
据了解,该项目配备有现代化技术,通过控制中心对领空内的飞机进行识别,提供飞机的应答机编码、位置、高度和速度等信息。
项目竣工移交后,中国港湾将继续与南苏丹政府合作,协助运营和维护该系统。运营期间,中国专家将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和技术,使南苏丹方面能逐步接管整个系统。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的重要成果。
中国港湾南苏丹办事处于2011年在朱巴成立。成立至今,中国港湾在南苏丹已顺利完成基础设施项目2个,合同额3.9亿美元。另外,已签署商务合同并正在跟踪项目12个,涵盖航空枢纽、公路桥梁、铁路、港口水运、农业、房建等领域。累计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参与采写 韩旭)